细数诸葛亮的七宗罪!诸葛亮一生中的七大过错( 二 )


可能很多人要反对了,蜀国不是还有姜维吗?他难道不是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了吗?我想提醒各位,从姜维投蜀,直到诸葛亮去世,诸葛亮始终没有认真地培养他 。遇到战争,也是诸葛亮一手策划,自己决策,根本没有刻意地培养战略战术 。直到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临死之前,才把平生所学,写成的二十四篇,交给姜维 。算是活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才仓促收了个记名弟子 。这本秘籍姜维同志是否完全消化吸收还不得而知 。此兵书唯一在之后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连弩”之法,一弩可发十矢,后来救了姜维一命 。很可惜,第九十回诸葛亮六破蛮兵的章节,已经明明白白写着三江城的蛮兵“一弩皆发十矢,箭头上皆用毒药” 。可见,“连弩”并非诸葛亮的首创,公允地说,诸葛亮不过是把蛮人的一种造军事器材的技术引进并流传下来 。
顺便说一下,所谓的“木牛流马”,是一种典型的“永动机”,不用动力就可以一直走下去,违背了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 。说了这么多,道理已经很明白了 。人才的缺乏,姜维一定是有切身体会的 。后来他提拔了两个青年将领——蒋舒和傅佥,可惜蒋舒第一个就当了叛徒 。当然,这些跟诸葛亮没关系 。蜀汉,从刘备称帝到刘禅退位,立国四十二年,居然连一个拿得出手的武将都没能培养出来 。一直在吃老本,吃光了,还能依靠谁呢?诸葛亮必须被追究领导责任 。
罪二:毁人不倦 。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魏延与诸葛亮的矛盾上面 。从地位上说,人家诸葛亮是大丞相,所有大权一把抓,你魏延的官做得再大,也是部下,自然斗不过 。阴谋诡计先放一边不说,就是要堂堂正正地整你,你也没辙 。魏延就是被整了几十年 。第五十三回魏延首次露面,斩韩玄,献长沙郡,功劳不小 。哪知道孔明一来,也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居然“喝令刀斧手推出斩之” 。赏罚如此不明,难怪连刘备都觉得吃惊 。诸葛亮给的理由有三: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 。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这三个理由站得住脚吗?且看看这个韩玄是什么货色 。“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 。”这样的人干掉了,是为民除害!弃暗投明也不行?主动来投诚,而且有立功表现,最后居然是莫名其妙的“不忠不义”的理由?如果按照真正的仁义标准,当时各国征战不休,又有哪个国家是仁义的?他诸葛亮安排关羽攻打长沙郡就是仁义了?按照这个标准,“(刘备)先事曹操,便思谋害;后从孙权,便夺荆州”,跟刘璋称兄道弟,最后还不是攻取西川?他刘备就忠义了吗?可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一个理由更是莫名其妙 。俺看的历史书也不少了,这是唯一的以“脑后有反骨”定死罪的例子 。说得轻一点,这是诸葛亮以貌取人,说得重一点,是他在挑刺,是践踏法律 。个人的长相,是由父母决定的,他本人根本就无能为力 。一见面,立刻要把一个有功的人推出去砍脑袋,只因为“脑后有反骨”这种可笑的理由?是哪天法律规定说这样就得砍脑袋?对一个人的了解,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见面就对一个人下定论,这是首席军师、将来的大丞相应有的风范吗?如此赏罚不明,如何服众?换个角度来想,假设你是魏延,此刻是否感觉浑身冰凉,脊梁骨冻得就跟冰棍一样?你会服气吗?如果不是正好刘备在场,你已经尸横就地,死得冤不冤?这件事情,我看到了蛮不讲理和暴力,赤裸裸的暴力!诸葛亮栽培人是没什么本事的,打击人却是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 。
魏延曾经提了一个建议,请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径取长安 。这个计策被诸葛亮一口回绝了 。到底好不好,俺不懂,但是第九十五回,从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的口中得到了印证 。“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这句原话,说明司马懿跟魏延不谋而合,这个奇袭的计谋是有成功的可能性的,而且可能性很大 。但是诸葛亮想都不想,直接弃之不用 。之后两个人又有数次矛盾,多是一笔带过 。比如“魏延口出怨言”等 。我认为书中之所以要突出这等发发牢骚的细节,就是为之后诸葛亮杀掉他找借口 。打仗这种事情,是刀头舐血的营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但辛苦,而且危险 。偶尔发发牢骚太正常了,谁都可能 。只不过有的人不聪明,发牢骚的时候被别有用心的人听到,于是被告了黑状,自然又一次印证魏延将来必然要反的判断,诸葛亮真是神人啊!一直都认为,而且坚定地认为魏延会造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