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的历史:19世纪欧洲只有出身差的女人才打扮( 二 )


但是她们可一定要注意周围人审视挑剔的目光 。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主人公的母亲因为怀疑一个远房表妹涂抹了胭脂,就与她断绝了一切往来 。
在美洲,威廉姆艾瑞士(WilliamIrish)所写的《密西西比河的汽笛》中,丈夫不经意间发现了妻子藏在行李箱中的胭脂盒,妻子作为烟花女子的往事顿时败露……
2000年开始,粉红色妆容卷土重来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充满了梦幻般焦糖色和金色的黝黑皮肤成了美容界的新宠 。但是从2000年前后开始,雅致的粉红色妆容又重新成为时代的潮流 。
这股复古风借鉴了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oinette)时代的洛可可风格,模特们的面颊涂着珠亮的粉色脂粉,透露着清新、乐观的气息,一种甜蜜的感觉在脸庞上荡漾开来
人们常说:“高兴得脸都红了 。”粉红色(rose),是“小爱神”(Eros)一词改变字母顺序得到的,这种色彩,不管在什么年代,都是永不褪色的经典 。
在《我人生的故事》一书中,卡萨诺瓦(Casanova)就这样写道:“人们不愿意让面颊的红色看上去特别的自然 。涂脂抹粉,是为了给人视觉上的愉悦之感,对人们来说,这是一种沉醉、迷失和喜悦的标志 。”
她们这样打扮自己
当斯嘉丽奥哈拉想要买胭脂时
“姆妈,嗯,然后你顺便帮我带一盒胭脂吧 。”
“那是什么东西?”姆妈用怀疑的口吻问道 。
“这不重要 。你只需要给我带一盒回来就行了 。”
“我要是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就不会买 。”
“哎呀!既然你那么想知道,就告诉你吧,那其实是一种往脸上涂的颜料 。”
“颜料!”姆妈生气地吼道,“您真是昏了头了……听你这么说,我快羞愧死了 。斯嘉丽太太,您现在是多么可爱多么漂亮,您不需要往脸上涂抹颜料啊 。我的宝贝,只有那些坏女人才用那种东西 。”
“但她们用了之后效果很好,难道不是吗?”
选自《飘》,1936,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
玛丽安托瓦内特时代的一则新闻
“圣马丹街的莫罗先生发明了一种红色的稠膏,把它叫作‘太子妃胭脂’ 。他贴出告示说,好多用过这种胭脂的女士都对产品的质量赞不绝口,但是同时声称他可以做得更加尽善尽美 。
他随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善了胭脂的做工,女性顾客们都争相购买 。改良后的胭脂更容易附着在皮肤上,而且不易晕染 。
这种胭脂越是涂抹得均匀,越是容易被毛孔吸收,皮肤也因此显得越加光滑细腻 。因此可以满足贵妇们对于美丽的渴望 。”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丽秘诀
“找一块崭新的、未经使用的铁片,把它放在火上烧红,然后在上面浇洒白葡萄酒,从中散发出来的气体可以蒸脸 。然后再把铁片加热一次,并且喷洒细成粉状的没药,然后马上在脸上敷上薄毛巾来吸收蒸汽,防止它挥发 。轻轻地用毛巾擦拭脸颊,两周之后,肤色会焕然新生 。”
【化妆的历史:19世纪欧洲只有出身差的女人才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