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苗族的风俗传统】解放后 , 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 , 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 , 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
二、节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 , 活动规模大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场 。农历正月 , 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 , 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 。赶年场 。那天 , 男男女女 , 老老少少 , 身着节日盛装 , 互相邀约 , 成群结队去赶场 。年场上 , 人流如潮 , 熙熙攘攘 , 异常热闹 。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 , 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 , 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 , 物*侣 , 谈情说爱 。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 , 三五结伴 , 说古道今 , 引吭高歌 , 互相唱和 , 或盘根 , 或祝贺 , 或叙述传统故事 , 或即兴演唱新词 。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 , 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 。即使大雪纷飞 , 天寒地冻 , 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
2.三月三 。这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歌舞节 。这一天 , 苗族人民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上 , 参加对歌、听歌、跳舞、观舞 , 尽情欢乐 。
3.赶清明 。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 , 又称"清明歌会" 。相传 , 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 , 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 , 常常受骗* 。所以 , 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 , 互相交换物资 , 同时会见亲友 。这样 。久而久之 , 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 。
清明歌会均有传统的中心会场 。吉首市东部的苗族人民赶清明 , 其中心会场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场上 。到时 , 苗族歌手以手托腮 , 引吭高歌 , 你唱我和 , 喜气洋洋 。有的唱到夜幕降临仍不肯散会 , 一直唱到通宵达旦 。
4.看龙场 。每年从农历三月谷雨那一天算起 , 逢辰便是看龙El , 习惯称做看头龙后十二天又轮转到辰日 , 再逢看龙之日 , 男女老少 , 均休息一天 , 踊跃参加 。若在这天干了农活 , 就属于犯忌 。因此 , 苗族人民对于"看龙"的事 , 非常重视 。
5.四月八 。"四月八"是凤凰县落潮井乡一个小山头的名称 。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宜"的苗族首领 , 领导苗民向统治者进行斗争 。他曾组织各寨苗族头人在现在的"喝血坳"地方喝鸡血 , 发誓共同联合 , 战斗到底 。并约定四月八日在某山头聚众起义 。起义后 , 义军连连获胜 , 一直打到了四川、贵州 。第二年的四月八日 , 亚宜不辛战死在贵阳市的喷水池附近 。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 便于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 , 举行纪念活动 , 追思亚宜的业绩 , 为战死者扫墓 。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后 , 统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举行这一活动 , 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解放后经国家民委批准 , 将"四月八"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 。
6.六月六 。这是远古遗俗 , 是苗族人民纪念六个男女祖先 , 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 , 繁衍后代的祭祖活动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 , 凤凰县落潮井一带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举行盛大歌会 。邻近的花垣、吉首等县和贵州的松桃、铜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来参加 。到会人数常常达两三万人之多 。
-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 汉族的风俗传统细数汉族的风俗习惯传统介绍
- 藏族的风俗传统少数民族藏族的风俗习惯传统
- 春联门神的历史渊源关于贴门神的由来及传说
- 春节习俗:春节从初一到十五的习俗讲究和禁忌
-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 腊八节为什么喝腊八粥?腊八粥的故事及来历
- 满族的祖先满族的祖先是谁有什么故事传说
- 饺子的由来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 对联的由来春节贴对联的风俗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