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唐岛之战:火器应用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

宋金之战,自北宋末年即已开始 。由于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妥协投降,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同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紧接着义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 。然而金并不以宋割地称臣、贡纳银绢为满足,仍积极备战,企图消灭偏安东南一隅的南宋王朝 。当时的金朝皇帝完颜亮,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绍兴十九年(1149年)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 。为满足其强烈的占有欲,同时转移内部的不满情绪,自即位后,便处心积虑地准备发动消灭南宋的战争 。
火器应用于战争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
唐岛之战,又称黄海奔袭战,它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海上决战,战争的结果,以宋胜金败而告结束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害,与金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 。金国对中原更加虎视眈眈,并不断向南宋挑衅,企图侵略南宋 。
金海陵王正隆五年(1160年),海陵王完颜亮准备伐宋 。淮浙等地投降金的宋人倪询、梁简等教金造船舰,且为向导 。完颜亮命令工部尚书苏保衡造船舰於潞河(今天津市北运河,又称白河) 。宋间谍探知,宋高宗封李宝为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以120战船3000人的小规模水师驻扎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准备抵抗 。这3000人也都是闽、浙一带的弓弩手,不是正规军 。
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伐宋,以苏保衡为浙东道水军都统制、完颜郑家奴为浙东道副统制,由海路攻击南宋首都临安 。航行到松林岛遇风,停泊在岛间 。十月,宋将魏胜占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金兵围海州,军营绵延数十里 。李宝带领水师登岸,以剑画地,鼓舞士气说:「此非复吾境,力战与否在汝等 。」(『(若不战)此地不再是我国的土地了,力战与否就看你们了 。』)李宝亲自握槊前行,遇敌奋击,将士无不一当十 。金兵出其不意,解围而去 。魏胜出城迎接,“感泣”,修理船舰犒赏三军 。李宝的水师士气高昂 。
背景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不久,又下令营建南京(今开封),同时修造战船,大规模强征男丁为兵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完颜亮派人向南宋强行索取淮汉地区广大土地,寻机挑衅,进一步制造事端,在广大军民一致要求抗金的浪潮中,宋高宗被迫下令抵抗 。八月,完颜亮见恫吓威胁不成,正式出兵南侵 。金朝60万水陆大军,在东起海上,西到陕西的千里正面战场上全面推进 。其具体部署是:陆上分西、中、东三路 。西路由徒单合喜、张中彦率领自凤翔攻大散关,取四川作战略配合,以牵制宋军;中路由刘萼、仆散乌者率领,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攻荆襄,控制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从侧翼掩护主力作战;完颜亮则亲率东路主力出寿春(今安徽寿县),企图抢渡淮河,横渡长江,进窥临安 。海路则由苏保衡、完颜郑家奴率领一支拥有战船600艘,水兵7万人的舰队沿海南下,直捣临安,配合主力对南宋形成四路并举、海陆夹击的钳形攻势,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完颜亮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一个月,定能灭掉南宋 。
发展
面对严峻的形势,南宋政府任命吴璘为四川宣抚使,负责川陕防务;命令成闵率军3万往武昌,防守长江中游;任命老将刘锜担负起江淮地区抗击金主力的重任 。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时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率舰队守卫海防的李宝,主动请缨率领一支只有战船120艘、水兵3000人的舰队沿海北上迎击金军 。李宝早年曾在岳飞部下统率义军,同金军作战屡立战功 。他率领舰队从平江(今江苏苏州)出发,沿东海北上长途奔袭金舰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