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设想,如果这个八年之约成行,在李益三十岁那年,霍小玉是否真会离别尘世出家?只要李益的妻子、长辈容得下她,她未必对红尘如此绝情 。她对李益的爱,执着而热烈,李益也切实地明白了这份爱,这一点我们透过《杂曲》可窥知一二 。
“妾本蚕家女,不识贵门仪 。藁砧持玉斧,交结五陵儿 。
十日或一见,九日在路岐 。人生此夫婿,富贵欲何为 。
杨柳徒可折,南山不可移 。妇人贵结发,宁有再嫁资 。
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 。宁从贱相守,不愿贵相离 。”
诗中所写虽与霍小玉的经历有些出入,可其情相似 。霍小玉的出身比之良家的蚕家女其实是更加不如的,与其说“不识”高门的礼仪,不如说无法达到高门的要求 。平日聚少离多,这样的夫婿再好,又有什么用呢?宁愿如贫贱时一样相守过活,日日耳鬓厮磨,也不愿对方富贵了之后就分隔两地 。
再次立誓
李益听了这番令人泣血的告别之辞,当即信誓旦旦地指天发誓:“皎日之誓,死生以之 。与卿偕老,犹恐未惬素志,岂敢辄有二三 。固请不疑,但端居相待 。至八月,必当却到华州,寻使奉迎,相见非远 。”
李益再次许下了与卿白头偕老的誓言,如此这般快乐度日,这一辈子犹自不够,再有两三世或许才能断了相思苦 。他当即表示,等到八月,必定托人来接她,离再相见的日子已不远了 。
有鉴于李益日后的负心,我这里忍不住要说几句公道话,李益此时并非敷衍,也并非欺骗 。只是一来他还没有意识到,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更美好的东西在吸引着他,相比较,情爱并非不可割舍 。二来,这个刚刚走进官场的年轻人,不知世间百态,甚至连自己的父母也并不十分了解 。在他眼里,父母严厉中不乏慈爱,他哪里知道父母的雷霆手段如何厉害!
古时纳妾并不容易,男子即使在结发成婚前有个通房丫头什么的,人选也是需要母亲乃至祖母之类的女性长辈首肯的,哪里轮得到李益自己挑选?更别提一个青楼女子了 。
回家省亲已有未婚妻
如说李益的父母远隔千里,一点儿不知道儿子与霍小玉的情事,那是不可能的 。即使李益不说,他身边服侍的小厮也不可能一点口风不露 。他这样的年纪还不足以培养出打死了也不透露一个字的死忠之士,他和霍小玉的事家中已有耳闻,之所以没有制止,不过是念着他们没有太出格,所以一直忍着 。
在父母看来,李益没有正头的娘子总不是个事儿,他到郑县上任后回家省亲,家里欢天喜地,但就是没有人提起霍小玉,仿佛没有人知道她的存在,也没有人问上李大才子一句,他有没有惹下什么桃花劫,有没有料理好他的风流债 。
如何对李益开口是一门学问,这件事前前后后透着玄机,只是许多人都忽略了 。“太夫人以与商量表妹卢氏,言约已定”,表亲间的结合在那时并不稀罕,有人还会在表兄妹、表姐弟之间早早开下玩笑,李益的未婚妻既是他的表妹,也并不突兀,为何从未有人向他透过半点口风?他到郑县上任前必是知会过家里的,家里为何只字不提?
向李益开口的为何是“太夫人”、也就是这是他的祖母呢?那么他的父母呢?难道他是父母早亡的孤儿不成?文中紧接着提到这位太夫人何等严苛,让他不敢推辞 。这分明是定好了人选,一击即中,让他无法拒绝,无法反抗 。如此干净利落,他哪里还敢提起霍小玉 。
不过他放弃霍小玉,并不能全怪他家中的长辈 。我始终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导致这段悲剧的主要原因始终是李益 。即使李益已不可能与霍小玉再续前缘,可他并没有失去自由,他至少能托人带个口信给她,带些财物给她过活,再或是转告她,不必在耗费青春年华,尽早寻个知冷知热的良人 。
-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们专用的宫廷生育秘方大盘点
- 揭秘:八个理由来证明明崇祯皇帝是大清国的卧底
-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们的后宫三千粉黛怎么得来的
- 揭秘: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发明出酸梅汤的?
- 古代青楼文化揭秘名妓苏小小为什么能名留青史
- 揭秘:大唐朝到底有多少公主丢下驸马爷红杏出墙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两位皇帝公开贬低长城?
- 揭秘:宋朝同时被三大名妓包养的男人是谁?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女兵在军中通常做些什么?
- 揭秘: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