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立嗣之谜:皇太极多尔衮究竟谁被选中( 二 )


(二)兄弟间相逼
从天命四年(1619年 , 万历四十七年)至天命六年(1621年 , 天启元年)的三年中 , 后金政权围绕李朝问题 , 内部发生较大争论 。主要是两个问题 , 即对待李朝战俘和出兵李朝 。萨尔浒大战结束后 , 李朝都元帅姜宏烈率领3000兵投降 。代善与姜宏烈在战场上共同盟誓讲和 。代善想先移兵都城 , 令姜宏烈等朝见努尔哈赤后 , 将李朝官兵再释放回国 。而努尔哈赤知道这批官兵有很强的战斗力 , 将对后金构成威胁 , 除采取分散办法 , 将一部分分到村庄外 , 借口杀掉数百人 。代善认为双方已讲和 , "阵上之约不可负" 。同时 , 他鉴于后金"四面受敌 , 仇怨甚多" , 大非自保之策 , 对于李朝"极力主和" , 坚决反对杀害李朝官兵 , 丧失信誉 。皇太极和莽古尔泰等主张屠杀投降官兵 , 并主张出兵李朝 , 然后再进攻辽东 。因此 , 在李朝问题上两个代表人物代善与皇太极"和战异议 , 所见相左" , 争论十分激烈 。兄弟争论最终裁判自然是汗父 。从正常人情道理说 , 真理是在代善一边 。努尔哈赤无奈 , 表态说:好!好!"当从汝言" 。而皇太极和莽古尔泰早就摸清汗父心思 。因此 , 这场军事路线的大争论 , 也是努尔哈赤对代善嗣位动摇的重要原因之一 。
经过两年争论 , 转眼之间已是天命六年(1621年) , 嗣位问题已成了烫手山芋 , 想拿拿不得 , 想放放不下 。九月初十日 , 努尔哈赤遇到叔兄弟阿敦 , 闲聊起来 。这位阿敦是一位"勇而多智"的人物 , 在后金将领中"超出诸将之右" , 往昔各次战阵几乎"皆其功也" , 现任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 , 是努尔哈赤身边的智囊人物 。努尔哈赤遇事一向独断专行 , 而在嗣子问题上却听阿敦意见 。他开口便问:"诸子中谁可以代我?"智慧的阿敦听到这样的敏感话题 , 哪敢轻易插言 , 巧妙地说:"知子莫如父 , 谁可有言?"努尔哈赤告诉他说说无妨 。阿敦仍不肯直接点出名字 , 只说:"智勇双全 , 人皆称道者 。"努尔哈赤明白他所指的就是皇太极 。可见 , 努尔哈赤放弃代善嗣位 , 已有意于皇太极 , 从"人皆称道"这句话可知 , 皇太极在官民中的口碑不错 。
然而 , 阿敦对待这样的严肃问题 , 却采取不严肃态度 , 他将与努尔哈赤的谈话内容告诉代善 , 使代善心情不安而怨恨 。皇太极摸到汗父脉搏 , 便同莽古尔泰、阿巴泰等频繁秘密交往 。阿敦洞察到其中隐情 , 便悄悄地警告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等"将欲图汝 , 事机在迫" , 你要做好准备 。阿敦本是好心 , 让他提防 , 可哪里想到代善竟跑到父亲跟前哭了起来 。努尔哈赤十分愕然 , 问清缘由 , 原来是阿敦从中有话 。为弄清真相 , 努尔哈赤将皇太极等招来盘问 , 而他们都矢口否认 。结果阿敦以在诸子中"交媾两间"罪被幽禁 , 籍没家产 。从实而论 , 尽管代善经过种种挫折 , 嗣位已基本丧失 , 而皇太极仍不放心 , 对兄长几乎是落井下石 , 在社会上已形成一种氛围 , 连李朝使者都已洞察到 , 他们"兄弟位次相逼" , 指出皇太极"恃其父之偏爱" , "潜怀弑兄之计" 。当然 , 阿敦在爱新觉罗家族中是智谋高远人物 , 努尔哈赤在嗣子问题上 , 任何人的意见都不顾 , 偏偏征求他的看法 , 说明他已引起努尔哈赤的特殊担心 。然而 , 他一时不慎却给努尔哈赤抓到把柄 , 借机将他杀掉 , 防止身后乱政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 李朝使者对此惋惜地说 , 努尔哈赤"是自坏其长城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