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曾雄霸天下煊赫一时的五胡是怎么消失的?( 二 )


石勒经历坎坷,年幼时曾因贫寒被掠卖为奴,后来聚集了十八个人,揭竿而起 。因为有勇有谋,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石勒很快出人头地 。他先投靠了刘渊,接着灭掉前赵,建立了后赵 。在十六国中,石勒本来算一代明君,政治也比较清明,但他在民族政策上却采取了“胡汉分治”,即,把汉族人和胡人分开,规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可以免除刑罚,胡人若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而汉人不得反抗 。同时规定汉人不能称游牧民族为“胡人”,应称为“国人” 。石勒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其来有自 。在此前汉族人建立的汉、三国、晋的时代,少数民族人民备受欺压,常被当做奴隶卖来卖去,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因此,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多以牙还牙,疯狂报复 。此前匈奴人建立的前赵也是实行“胡汉分治” 。
石勒死后,他的侄子石虎掌权,采取了更加残酷的民族政策 。他曾驱使四十余万汉人给他修建洛阳、长安的宫殿,民工们困顿不堪,尸横原野;他曾劫掠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侮辱杀戮,死者不计其数 。在其统治期间,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土地大量荒芜 。在这种情况下,后赵大将、汉人冉闵应运而生 。在石虎死后,冉闵斩杀了石虎所有的儿子,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二十万人,同时用更为激烈的手段报复胡人 。冉闵曾发布一道命令:“与官同心者往,不同心者各任所之”,以此来判断谁站在自己这一边 。结果,汉人纷纷入城来,羯族和匈奴人却蜂拥逃离,以致堵塞了城门 。冉闵遂下令,诛杀胡、羯 。国中凡具有深目、须发发黄等胡人特征的,一律杀死 。当时仅仅在都城邺中,就有二十万胡人被杀 。经过这次浩劫,匈奴、羯从此一蹶不振,几乎全族灭绝 。
主动融合
鲜卑族的消失,则是由于其主动的汉化 。
各类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慕容氏、宇文氏、拓跋氏,都属于鲜卑族,他们先后建立过前燕、代、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北魏等国,几乎贯穿了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结束了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中原混战 。公元490年,魏孝文帝拓跋宏开始亲政 。这位年轻的皇帝相当尊崇汉族文化,他采取了和最初五胡帝王截然不同的政策,力主民族大融合 。他首先把都城从偏僻的平城迁到汉族文化兴盛的洛阳 。此外,还按照汉族的传统改革官制;改胡姓为汉姓,比如他的姓氏“拓跋”就改成了“元”;禁止说胡语,全体国民改说汉语;与汉人通婚,禁止胡人同族通婚等 。
这种政策,与最初的胡汉尖锐对立一样,也是所处时代的大势所趋 。经过上百年的实践,各族之间逐渐感到争斗没有出路,只能是两败俱伤,还不如互相包容,搀扶着成长 。其实,在胡人汉化的同时,汉族也在“胡化” 。极尽繁华以致腐朽没落的汉族文化被粗粝的、新鲜的胡族文化着实清洗、撞击了一下,才有了以后隋唐文化的再度兴盛 。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家族的胡人血统问题,一直被后人议论不断,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胡汉互融的普遍性 。在今天,已经没人敢说自己是最原始、最纯粹的汉族血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