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什么节日?历史上的寒食节又何而来

寒食节简介: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 。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 。
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 。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一日之前 。现代24气节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次日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 。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 。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称介之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 。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饥 。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他的母亲一起抱树而死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中国过去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
远古时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 。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 。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 。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 。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 。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
春秋时代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 。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 。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
魏晋时期
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 。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 。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 。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历史上的寒食节又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