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

罄竹难书 , 成语 , 贬义词 , 拼音:qìngzhúnánshū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 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 , 难以说完(古人写字用竹简 , 竹子是制竹简的材料) 。故事源自隋唐宇文化及 , 李密 , 瞿让 , 隋炀帝 。
成语出处和典故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 , 尽荆越之竹 , 犹不能书也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 ,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 。”本意都是“事端繁多 , 书不胜书” 。
很多人只知道《新唐书·李密传》:“隋时李密移檄郡县 , 数炀帝十罪曰:‘罄南山之竹 , 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 , 流恶难尽’” 。“罄竹难书”解为“事端繁多 , 数不胜数” 。
故事介绍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 , 自任为大将军 , 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
这个时候 , 突厥的力量很强 , 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 , 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 , 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 , 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 , 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 , 民众土地归于唐 , 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
李渊为争取人心 , 大开粮仓 , 救济灾民 , 并且乘机招募义兵 。然而 , 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 , 没有经过检阅练习 , 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
此时 , 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 , 拥有极大的力量 , 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 , 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 , 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 , 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 , 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 , 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 。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 , 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 。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 , 写都写不完 , 称之为“罄竹难书” , 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 , 海内轰动 , 人人传阅 , 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 , 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 , 劝请李密即天子位 , 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 , 还不必急在一时 。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 , 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 , 遣使通书 。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 , 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 , 当面缔结盟约 , 由李密自任盟主 。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 , 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 。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 , 我正准备进兵关中 , 如果一口回绝他 , 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 , 不如拍拍他的马屁 , 使他更为骄傲 , 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 , 好来坐收渔利 。”
于是 , 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 , 信上说:“天生万民 , 必有司牧 , 当今能为司牧 , 作为天子者 , 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知命为五十岁) , 没有这个野心了 。愿意跟着大弟你 , 攀鳞附翼 。”
李密见到信 , 看得眉开眼笑 , 乐不可支 。从此 , 对李渊深信不疑 。
【罄竹难书的主人公是谁?罄竹难书的故事和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