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苏轼苏辙名字由来( 三 )


益州知州张方平向来有慧眼识才的名声 , 苏洵特意带上两个儿子前去拜访 。张方平和苏轼聊天之后认为苏轼乃是奇才 , 于是写了六个题目 , 让苏轼兄弟当场作文 。苏轼拿到考题之后 , 立刻开始下笔 , 可苏辙看着考题却犹豫不决 。苏辙拉拉苏轼的袖子 , 问第五个题目出自哪里 , 苏轼没说话 , 只是用毛笔敲了敲桌子 。苏辙立刻明白了 , 考题出自《管子注》 。一会儿苏辙又用眼光询问第六题出处 , 苏轼起身 , 到苏辙桌前 , 径直将这道题目划去 。很快 , 苏轼把写好的五篇文章上交 , 过了好一会儿 , 苏辙也交上自己写的五篇文章 。张方平看后大喜 。他出的六个题目都很偏 , 不是博学者根本不知道出处 , 而第六题则是他个人杜撰 , 并无出处 。苏洵请张方平评价下两个孩子 。张方平说:“两个孩子都是天才 。长子聪敏过人 , 让人赞叹;次子谨慎厚重 , 他日的功业或许超过哥哥呢 。”
后来 , 苏轼因直言己见 , 在新旧两党的争斗中秉持自身的原则 , 不同流俗 , 结果新党执政时遭遇“乌台诗案” , 黄州之贬 , 新党上台是又被贬海南 , 饱受飘零之苦 。而苏辙虽然一度受到兄长苏轼的牵连 , 却能够三缄其口 , 懂得明哲保身 , 是以苏辙名声虽然不如兄长 , 可元佑年间却官至门下侍郎 , 拜相执政 。一切正如苏洵所料 。
后来 , 苏轼写了一首诗 , 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人皆养子望聪明 ,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 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洵对儿子的期望与此相同 , 用心可谓良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