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二 )


结果让孔子非常失望,他没有分到祭肉 。孔子是个通达的人,深知“合则留不合则去”,于是率领众弟子辞官别鲁 。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一步九回头,迟迟不肯离去 。
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向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 。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 。
“鲁、卫是兄弟之国,卫国政治平稳,文化上有郑卫之音,经济上陶卫并称,都比较发达 。”濮阳市文史专家孙德萱先生讲 。
何为兄弟之国呢?卫国是鲁国近邻,与鲁国同为姬姓国家 。鲁国为周公之后,卫国是康叔之后,周公、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兄弟之国 。
卫国又有孔子好友蘧伯玉,他是卫国大夫,一生侍奉卫国三公(献公、襄公、灵公),以贤德闻名于诸侯 。孔子与他相交甚厚,此前曾多次入住其家 。
孔子选择卫国,与他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也有一定关系 。他的得意门生子夏、子贡都是卫国人,还有一些较知名弟子,如句井疆、琴牢、颜仇由等也是卫国人 。颜仇由是子路妻兄,已在卫国做官 。这些人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 。子路就很积极主张到卫国去,因为除了颜仇由外,他还有个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的宠臣 。子路认为,可以通过蘧伯玉、颜仇由、弥子瑕等人,和卫灵公建立联系,很可能得到重用 。
此外,卫国还有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一批不错的大臣,是孔子比较欣赏的 。去卫国之前,孔子要么认识要么已久闻其名 。
公叔发,即公叔文子,孔子认为他是个不苟言笑,不义不取的人 。他死后以“文”为谥 。有一次子路问老师,公叔发为啥能以“文”为谥?孔子说,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认为公叔发担当得起这个“谥号” 。
孔子奔卫,是满怀希望的 。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竟先后在卫国待了10年,使卫国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
初入卫境行路教徒
孔子带弟子取道西行,几天后就进入卫国边境,他们先来到卫国的一个小集镇上,孔子举目四望,看到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深感意外:“原来卫国很繁华呀,小集镇上也有很多人 。”
孔子为什么会意外呢?因为当时卫国是小国,公元前659年卫文公执政时,齐桓公曾率各诸侯国士兵帮他兴建宫室,这就是《定之方中》一诗所歌颂的内容 。孔子认为,卫国虽经卫文公治理,逐渐强盛起来,但在当时诸侯争霸的形势下,仍是受人怜悯的小国 。因此,他看到卫国小集镇人口稠密,心情开始变好 。
弟子们看到老师高兴,也都兴奋起来 。弟子冉求正专心地为老师驾车,听到孔子之语,回过头问:“老师,人口已经很多了,下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想办法使他们富裕起来 。”冉求再问:“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开办学堂,教育他们 。”
孔子主张对民众实施教化,但教育必须有物质基础,他主张先富后教,这与管仲所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是同一道理 。孟子、荀子也都继续发挥了这一主张 。孟子说:“乐岁终年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瞻,奚暇治礼仪哉?”意思是好年景老百姓日子还过得苦巴巴的,坏年头连活命都难 。活下去尚且不容易,哪有闲工夫学习礼仪呢?
孔子与冉求说得高兴,便开始针对冉求的特点进行启发式教学 。冉求聪明稳重,也有从政才能,只是学习不刻苦 。孔子说道:“求呀,我不是生而知之者,是通过学习才获得了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