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些还是隔山打牛隔靴搔痒不过瘾曲笔的话,那么“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杜甫《忆昔二首·其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杜甫《丽人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张祜《集灵台·其二》)这可说的是当朝,而且直呼其名 。虽然大多说的是后宫佳丽,但那可是至高无上皇帝最宠信的人啊!谁敢冒这么大的胆子,居然说皇帝最宠幸人的不是?可是我们并没有听说诗圣杜甫等人后来怎么样了?
还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红线毯》)这同样说的万乘之君皇帝的人啊!再看看以后,还会有这么大胆的诗,而且还没有出现由此性命难保的诗人?可是流传下来的文史典籍至今我们还是没有听说恶毒攻击×××或者给××××××抹黑的说法 。
正因为有了相对开放和宽容的空间,所以才有了唐诗至今无法逾越的辉煌 。是盛唐的大度开放造就了唐诗,而唐诗也在一定程度把盛唐气象流传了下来 。读这些传之后世的唐诗,讽喻之作可以说是唐诗精华中的精华,有叹宫怨的,有叹劳作之苦的,有反战渴求和平的,也有直写老百姓生活艰难的,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是这以后呢?虽然也有不少揭露世事之作,但那都是用命换来的 。
盛唐之所以为盛唐,唐诗之所以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地,二者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而联系的纽带与桥梁那就是开放、开明、大度与宽容(主观还是客观可以忽略不计,只看结果) 。
宋也有令后世感叹的宋词,但那同样也是与赵宋王朝重文和开放有关,苏东坡因乌台诗案不断遭贬谪,但并没有性命之忧,而且也只是他本人受到了影响,他的弟弟同样也是一代才子的苏辙仍旧做他的官,但这种情况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
元虽然也是一个大一统的政权,但是存续时间不长,而且被称为元文学代表的“曲”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但长期以来仍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直至几百年后的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总结出来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
接下来看明清,文人的命运可以说是走了悖时运 。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朱元璋当政时,杭州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北平府学教授奏章上有“仪则天下”,桂林府学教授蒋质奏章上有“建中作则”,三人皆因奏章中的“则”字江南方言发音与“贼”相同,被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讥讽他当过小偷而被处斩;尉氏县学许元奏章上引用千年前的古文“体乾法坤,藻饰太平”,因法坤与“发髡”、“藻饰”与“早失”音近,被朱元璋认为前者是在讽刺他当过和尚,后者要早失太平而被处斩;印度高僧释来复辞行时谢恩诗中有“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同样被朱元璋认为殊就是歹朱,无德是指责明朝没有品德处斩……
记得看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某明史专家转引清康熙皇帝对明成祖朱棣的评价“远迈汉唐”,我就觉得可笑 。因为正是这位崇尚武力的皇帝创造了诛灭十族前无古人的血腥场面 。同样都是从他人手里抢来的皇帝宝座,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对待前朝旧臣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居然说什么“远迈汉唐”你不觉得可笑吗?战功卓越又如何,文治武功又如何,铁蹄铁拳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我看除了杀人如麻以外,并不能代表他有多高明 。正如影响西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并不是亚历山大、查理曼、君士坦丁、拿破仑等穷兵黩武之人,而是古希腊、罗马的灿烂文明与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先贤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博爱” 。
- 为什么崇祯帝没做亡国之事却成了亡国之君
- 唐朝李靖的故事无敌战神李靖和红拂女的爱情
- 岳飞和秦桧的故事秦桧为什么要陷害岳飞?
- 中国古代为什么兄妹可成婚源头是伏羲和女娲
- 唐朝神算袁天罡简介袁天罡怎么死的
- 日本为什么刺杀朝鲜明成皇后?杀人后残忍辱尸
- 卓一婷死亡真相,卓依婷到底死了没有
- 什么是调质处理?告诉你工件为什么要调质
- 苏联元帅朱可夫为什么发动政变
- 康熙帝为什么要平定三藩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