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日|世界急救日探访济南急救中心调度员:每天接打2000多个电话( 二 )
2016年,李卉曾接到一名准妈妈打来的急救电话,已然临盆的她已经有了规律宫缩,但家里人外出且短时没法赶回,她的肚子越来越疼,已经可以触到宝宝的头部……
电话这端的李卉判断,她很可能要在家里生产,而且是一个人。系统一键派单,急救车疾驰而去,李卉也没有挂掉电话,而是通过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简称MPDS系统)的相应预案,指导呼救者在急救车抵达之前进行正确应对。
“我已经派出急救医生了,请不要挂断电话,我将仔细告诉你接下来该怎么做……”平日简洁利落的对话多了温暖与宽慰,李卉通过电话指导产妇如何用力、如何生产……
清晰、易懂的急救指导,填补了急救车到达患者身边的空窗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婴儿响亮的哭声响起。
微笑不自觉地爬上嘴角,院前急救的同事将这对母婴送往附近的医院,一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心肺复苏、阿-斯综合征现场急救……成为一名调度员时间越久,李卉就越清晰地知道,调度员并非简单地接打电话,从接听电话起,她就已经参与到了院前医疗急救过程中。无论前线还是后方,都是在救死扶伤。
听到呼吸困难的气音,她想办法找到耳背的老人
同李卉一样,李飞原来以前也是一名院前急救护士,“只要一上班,就会特别紧张。”
“病人现在在哪儿?”“几楼?哪个房间?”电话这端的李飞声音急促有力,似乎可以看到那端呼救者紧张的样子。
身边有人挣扎生死一线,紧张情绪很难避免,危及时刻抓住的救命稻草,似乎急救车下一秒就会赶到现场。然而,作为调度员,她们首先从呼救者无序的话语中提取出最关键的现场地址和病情主诉等信息,不然,车要派去哪儿呢?
然而,有时呼救者并不能够提供有效信息。
不久前的一个夜班,凌晨两点多的一个电话就让李飞很是紧张。
“电话里传来很明显的呼吸困难的气音,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说话的声音。”夜很静,对方呼吸的局促感扑面而来。好在信息提示,这位呼救者以前曾经打过120急救电话,而档案信息显示,他是一名严重耳背的老人。
虽然有地址信息,但老人此时身在何处,李飞无法确定。若是急救车贸然寻找,在这凌晨势必会打扰他人的休息,于是,李飞果断联系110求助。
辗转找了几户,民警终于找到了那名独居的呼救老人,而急救车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同样的状况也容易出现在意识不清的醉酒者身上。
“有些时候,呼救者并不听我们说话,还没说地址就开始催车。”李飞也无奈,信息的有效沟通在生命一分一秒的流逝里,显得更加珍贵又迫切。
偶尔,120急救电话也有接到“报假警”的信息。如果对方接连拨打,且确定是报假警,系统可以暂时锁定其电话号码,但不出多会儿就会解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120是这座城市人民的生命线。
不知不觉,李飞在调度员岗位上已经工作了6年,那些不被理解甚至被无端辱骂、攻击时候的不开心,已经随着时间慢慢沉淀,从自己生半天闷气到如今一笑而过。如果说这段经历带来了什么,或许是日积月累的对话里不经意提高的音量,或许是街头偶遇急救车就知道对方来自哪家医院,也或许,是家里5岁的小宝对急救的关注:“妈妈,你看那是不是咱家附近医院的急救车?”
猝死的老人有心脏支架,她指导家属心肺复苏急救
几颗润喉糖、一个大水杯,这是汪安琪工作时间的“必备神器”。从小就有扁桃体炎,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汪安琪喝水尤其多,基本每天都在3000ml-4000ml。
- 医护人员|男子突发疾病倒地,民警医护紧急救治
- 王果|为你做核酸的护士,她们的日常,很少有人知道
- 交警|春运路上的最美“警”色
- 马蜂|游客被马蜂蛰伤,交警紧急开道送医
- 学生家长|滨州学院艺术学院开展“冬日送温暖,合力促成才”家访活动
- 日照|日照网格员李云美:用心守护村民的幸福
- 救助|吉林天桥岭野生狍子得到救助
- 钢丝|平湖这位高级技师入选首届“浙江大工匠”!他参与研制的产品还将出现在北京冬奥会上
- 患者|为生命开道,钟祥交警护送急救患者
- 救援|5人被困河心滩消防员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