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村|72岁村医坚守深山50多年,家人劝也劝不走:村里老人离不开我
在最偏远的贫困乡村,
他一守护就是50多年。
如今已72岁高龄的他早已退休,
却仍“固执”地一人独守卫生所,
妻子和孩子都劝不下山,
“村里的老人离不开我,
而我也早就离不开他们了!”
平时给村民们看病诊费过低,
他就靠半医半农补贴家用。
【 仙山村|72岁村医坚守深山50多年,家人劝也劝不走:村里老人离不开我】无论多晚,村民们一喊便到,
风雨无阻。
一份天天正能量奖励,
致敬执着于乡村医务岗位的他,
也致敬世间每一份不忘初心的坚守。
▼
一人撑起卫生所一扛就是50年
福建闽侯县大湖乡仙山村,曾是福州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即便是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从大湖高速出口出去后,也需再沿着115县道和乡村水泥路盘旋10多公里,才能到达。
“以前,村子里有1100多人,但一直没有卫生所,村民们有点头疼脑热,就必须步行两个多小时,到最近的洋山村卫生所去看病。”行医超过50年的潘福惠回想起学医的初衷感慨颇多。因为看病不方便,不少村民生病后就忍着,许多小病最后拖成了大病,作为土生土长的仙山村人,年轻时,他下定决心要当村里的第一个医生。
文章插图
上世纪6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培养农村“赤脚医生”。1969年,初三毕业的潘福惠,作为村里的“读书人”被派到洋山村卫生所学习。一年多后,他学成归来,成了仙山村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名“赤脚医生”。仙山村里随之成立了自己的卫生所。
进药、坐诊、出诊,都需要潘福惠一个人完成。“那时候,我要自己挑担,步行三个多小时到大湖乡卫生院进药,每个月都要去一两次,而且看病收费很低,一般只有一两分钱。”潘福惠说,为了全家人的生计,他只能半农半医,晚上还得挑灯自学医学知识。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县卫生局培训,40多岁的潘福惠成了一名乡村医生,但仙山村的行医条件依然艰苦,许多乡村医生纷纷到城镇开起了私人诊所,但他选择继续留村坚守,为村民看诊治病,“每次出诊的诊费我只收三四元,加上药费,一般十多元就够了”。
常年背着医药箱 村民需要随时上门
采访人员来到潘福惠的家时,他在闽侯县城当老师的小女儿恰巧也回到了仙山村。潘福惠的小女儿说,从小到大,她半夜常会被敲门声惊醒,伴随而来的是急切的呼喊:“潘医生!家里人病了,你快来看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不管是刮风还
是下雨,父亲总是背上医药箱就出门了。
潘福惠的小女儿说,小时候不懂事,被惊醒时总是生气、不满,长大了开始担心父亲半夜出门的安全,再后来也理解父亲的执着了。就这样,潘福惠一个人,一个医药箱,一把手电筒,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有人来请就马上出诊,不知不觉过了半辈子。
文章插图
潘福惠记得,1976年的一个雨夜,一位30多岁的村民腹痛难忍,他给病人打吊针后,情况仍没有好转,他判断可能是胃出血,便赶紧叫人一起把病人送往几十公里外的闽侯县医院。“当时的情况很紧急,县医院的医生说要是再迟来一点,可能就有生命危险了。”潘福惠说,出发前,他兜里揣了1000多元钱,后来帮这位村民垫付了住院费。
“村民的口碑和需要是最大的荣誉”
如今,72岁的潘福惠早已退休。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福州工作,小女儿在闽侯县城当老师,妻子也下山帮忙照看孙子,仙山村的家里就剩下潘福惠一个人。妻子和孩子都劝他下山,安享晚年生活,但他还是坚持留在仙山村,当一名“留守医生”。
- 小山村|惊艳!清华保洁阿姨弹钢琴,刷屏朋友圈
- 社区民警|社区民警郑晓仙:做好“传声筒”搭起“连心桥”
- 诈骗|刘运洪:坚守大山村寨的“英雄”
- 戴美仙|躺在床上22年的公安英模
- MV|【你好,警察节】仙居交警超然原创MV《一路守望》,硬核上线!
- 肺炎|养了几只鸡,却把老人“弄疯”了?72岁大叔肺炎高热不退、精神失常,都是鸡“惹的祸”
- 王颖|公益志愿者、医疗专家走进怀柔山村 和留守老人同过新年
- 安丘|安丘:新年爱心礼 山村暖意浓
- 新房|分房啦!分房啦!仙桃这些人喜提新房钥匙
- 洪仙军|浙江好人榜12月名单公示!衢州2人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