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不是寺庙:一文囊括关于太仆寺旗的知识 太仆寺旗中国之最

太仆寺旗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南部 , 毗邻河北省 , 是锡林郭勒盟的南大门 。太仆寺旗名称由古代名称一脉相承而来 , 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太仆寺旗由“太仆寺”这一专名和“旗”这一通名构成 , 弄清楚这两个名称的来龙去脉 , 也就弄清楚了太仆寺旗名称的由来 。
先说“旗” 。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县级行政建制名称 , 起源于后金的努尔哈赤时代 。努尔哈赤把他所统辖的部众分编为八个旗 , 八旗制度是后金的基本社会制度 。随着后金和满清对漠南蒙古的统一进程 , 八旗制度推广到蒙古各部 。后来 , 后金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越来越大 , 地位高、部属众的蒙古封建主开始归附 , 后金对于他们往往采取独立编旗的方式 , 后金太祖天命七年(1622年)首建蒙古二旗 。到康熙九年(1670年) , 漠南蒙古诸部编旗过程基本结束 , 共编有16部49旗 。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三藩之乱” , 林丹汗之孙、察哈尔部领主布尔尼亲王趁“三藩之乱”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起兵反清 , 不久兵败战死 , 清廷把察哈尔部编为察哈尔八旗 。在康熙、乾隆时代 , 又继续编设了呼伦贝尔和阿拉善各旗 。满清定鼎中原后 , 入关后的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逐渐演变为单纯的军事组织 , 而蒙古地区的各个旗一直是集生产、行政和军事为一体的社会组织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 , 在内蒙古地区延用了“旗”这个名称 , 作为县级行政区划的通名 。
再说“太仆寺” 。太仆寺本是中国古代官署名 , 为朝廷机构之一 , 因其长官名为“太仆” , 于是以官名为官署名 , “寺”意同现在的“部”“局” 。在清朝 , 太仆寺的职能是管理国家畜牧马政 , 并在皇帝出巡时统管车马安排、扈从调度、物品供应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 清廷实施“丙午改制” , 太仆寺并入新组建的陆军部 , 太仆寺作为一个行政机构的历史终结 。
【太仆寺不是寺庙:一文囊括关于太仆寺旗的知识 太仆寺旗中国之最】太仆寺的长官为何称“太仆”呢?“仆”字在古汉语中有“驾车的人”这一义项 。《国语?晋语七》中有“公子扬干乱行于曲梁 , 魏绛斩其仆”句 , 句中的“仆”字就是“驾车的人”的意思 。历史上 , 一般会在朝廷大臣的职务前加一“太”字 , 以显示其官职大、地位高 , 如司马迁为太史令、高俅为太尉 。给国君、皇帝驾车的“仆” , 自然也加一“太”字 , 称为“太仆” 。太仆要为皇帝御车 , 因此王莽改“太仆”为“太御” 。太仆要管理马匹 , 又是国君、皇帝的亲信近臣 , 就渐渐发展演变成掌管国家马政、畜牧业的官职 。
马匹在冷兵器时代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 官马驯养是历朝历代的一项重要国策 , 清朝尤其重视 。清朝前期 , 太仆寺和内务府在适宜蕃息马匹的察哈尔八旗牧地(域范围大致为东邻克什克腾旗、南接张家口市和大同市长城、西连呼和浩特市、北与苏尼特二旗和四子王旗为界)设置了多处官马厂 。隶属于太仆寺的官马厂就叫太仆寺牧厂 , “太仆寺牧厂分左、右两翼 , 左翼牧厂在张家口东北140里喀喇尼敦井 , 牧厂南北150里 , 东西150里 。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310里齐齐尔罕河 , 东西150里 , 南北60里”(《内蒙古通史》) 。太仆寺左翼牧厂由从察哈尔部左翼四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抽调牧丁建立 , 厂部所在地喀喇尼敦井即今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五旗敖包嘎查 , 地域“大体相当于今河北省康保县东部、张北县北部、沽源县西部(红圪塄一带)和太寺旗正南部 。清末放垦后 , 到民国初年 , 只剩今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察哈尔史》) 。太仆寺右翼牧厂由从察哈尔部右翼四旗(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抽调牧丁建立 , 厂部所在地齐齐尔汉河即今乌兰察布市丰镇市饮马河 , 后来由于朝廷放垦蒙地、草场不断被开垦为农田 , 右翼牧厂不断搬迁 , 最终在光绪末年搬迁到上都河(今正蓝旗闪电河)一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