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遇春民族之争,有两个说法,一是说,常遇春为汉族人,一是说常遇春为回族人 。北方回族认为常遇春是回族人,并且将他的英雄事迹编入到了回族英雄谱中 。为何会出现这一说法,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常遇春属于穆斯林后代,在当地家谱中,有相关的证明说常遇春家人为回族系 。
常遇春画像
这只是他们的一个说法,后来根据考察,常遇春后代遍布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根据调查,他们大多数都不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常遇春是回族人这一说法还有待商榷 。
常遇春是汉族人这一观点的呼声较高,根据常遇春和祖籍和出生地进行推测得出,常遇春生活的这两个地方都是汉族人聚集地,所以常遇春为汉族人 。根据《明史》记载,常遇春的生活习惯和日常作风,都与汉族人相同,完全看不出有回族的印记,在《明史》中记录了常遇春的故事,明史讲述的是汉族人的故事,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就会给予标志说明,所以这也为证明常遇春是汉族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常遇春的妻子蓝氏为汉族人,如果常遇春是回族人的话,通婚这一观点在当时还不被人所接受 。除此之外,常遇春去世后,他的葬礼是按汉族的丧葬习俗来举行的 。如果常遇春信仰回族,那么他的葬礼应该会遵从回族的风俗而举办 。
种种证据表明,常遇春是汉族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
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
【揭秘常遇春为何英年早逝:是谋杀还是累死】常遇春生于安徽农村,自幼习武,体貌魁梧,二十五岁参加朱元璋的义军队伍,随朱元璋东征北伐 。四十岁时,在北征途中逝世,享年也才四十岁 。为什么常遇春会英年早逝?一种说法是被朱元璋谋杀,另一种说法是被累死的 。
常遇春画像
回顾常遇春的一生,第二种可信度更高 。众所周知,常遇春嗜好出征,在战场上更是带头冲锋陷阵,以大将的身份与敌军的小兵厮杀,给手下的士兵极大的鼓舞,这也是为什么常遇春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洪武二年五月,元军将也率兵侵扰通州,常遇春与另外几名大将北上讨伐,在近两月的对战中,明军不断传出捷报 。洪武二年七月,元军退至开元,明军俘获“元军万人、车万辆、马三千、牛五万” 。讨伐胜利了,但对于常遇春来说,他的精力也被消耗待尽 。常遇春自开平启程搬师回京,大军行至柳河川,常遇春突然发病,召唤郎中过来看后,便说是得了“卸甲风” 。不久后,就暴病身亡 。其实,从常遇春的生活轨迹来说,得“卸甲风”是可想而知的事 。常遇春常年南征北战,中原人去北元那样的地方征战,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加之北方白天艳阳高照,厮杀在战场的战士又要身穿盔甲,奋力迎敌,免不了一身的热汗 。到了晚上,北风凄凄,军队随处安营扎寨,卸下盔甲,免不了贪享那一抹凉风,这样一热一冷,加之战后的疲惫,再强壮的身体,哪经受得住这样长年累月的摧残,出问题是很自然了 。
常遇春后代
说起中国古代名将,不得不提常遇春 。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伐,立下战功无数,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 。虽说常遇春戎马一生,但却英年早逝,其子女却也未得善终,常遇春后代的下落也成为历史的一个谜团 。
常遇春画像
据史料记载,常遇春育有三男三女 。分别是长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长女常氏史称元妃 。明王朝建国后,常遇春的长子常茂沾了老爸的光,被封了郑国公,驰骋沙场,继续为朱元璋效力 。有一次,常茂跟随大将军冯征讨伐纳哈出,常茂平时骄傲稚气,不听冯征的管束,因而冯征与常茂有了间隙 。后纳哈出请求投降,双方言谈过程中失和,常茂察觉到纳哈出策划逃跑的计划,当机立断,欲擒住纳哈出,激起兵变 。冯征状告皇上常茂的鲁莽行径 。皇上没收了冯征的兵印,同时将常茂流放龙州 。四年后,常茂卒,无子 。但据坊间传言,常茂当时是“炸死”,实际上是藏匿于广西一带,与冯氏夫人(冯胜女)曾有三个儿子,与李氏夫人也有四个儿子,全部隐姓埋名 。次子常升在生前曾被封开国公,加太子太保 。但正史对其死因却从未提及 。坊间传言,朱棣“靖难”之时,常升作为建文帝的国舅爷,奉命阻击朱棣,死于战场 。永乐年间,常升的儿子继祖与母亲被流放至云南 。明孝宗时期,常升的子孙被召回当人南京担任世袭职位 。三子常森的故事也是有多种传闻 。朱棣“靖难”,南京城被围,眼下境况堪忧 。常森便带领自己的妻女逃去今陕西一带,定居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 。传闻今米脂县忠武堂常氏家族便是常森的后代 。
- 揭秘赤壁之战刘备与曹操之间暴露最大差距
- 历史揭秘: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
- 揭秘中国第一位女将军3000年前的女汉子
- 汉文帝为何大义灭亲诛杀薄太后的亲弟弟
- 晚清名臣彭玉麟为何执意杀掉李鸿章之子
- 名将王忠嗣简介王忠嗣为何被贬为汉阳太守?
- 魏安釐王为何讨厌自己的兄弟信陵君公子无忌?
- 陈友才是谁?他的照片为何让总理一直保存到去世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嫁入豪门的那些绝美妓女们
- 揭秘处女木乃伊之谜:500年前的印加冰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