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江西丰城洪州窑的发现与历史地位 南昌历史之最( 二 )


该窑址由河洲镇最南的罗坊窑址到最北的牛岗山同田乡,由南到北的直线距离为20公里左右 。研究表明,洪州窑遗址均分布于丰城市境内的赣江流域或赣江流域连通的药湖沿岸的坡地、丘陵岗埠,清丰山溪东岸的平缓坡地上 。通过赣江,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
从各窑址的发掘收集到的文物来看,同一时期的瓷器在风格、特点上大同小异,而在不同时期又存在着明显的承继与发展演化关系 。
从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来看,唐代洪州窑址位于洪州辖下的七县之一丰城,这是唐代洪州窑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州是《禹贡》中记载的扬州境内,因洪涯丹井而得名,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称豫章郡 。
省会设在今南昌的豫章,下辖豫章、丰城、建昌、建城四个县 。唐代称洪州都督,又称洪州都督,管辖南昌、丰城、高安、建昌、新吴、武宁、分宁等7个县 。由于唐代洪州境内较大规模的青瓷窑址主要集中于洪州辖下的丰城地区,故应为陆羽所著《茶经》中所载之唐代洪州窑 。
因此,我们把这些年代差异较大而地域范围大体相同的窑址统称为“洪州窑” 。总的说来,不同时期的窑业遗存,由早到晚,由赣江东岸清丰山溪一带向赣江西岸扩展,再由赣江西岸扩展到药湖、内陆河流支流和赣江上游,但均与赣江相连 。
洪州窑的发展历程丰城物产丰富,地上有“黄金”(稻),地下有“乌金”(煤),有“煤海粮仓金丰城”之称 。丰城拥有丰富的瓷土和煤炭资源,是国家重点的煤炭和煤炭工业基地 。两千多年前,也就是西汉时期,江西发现了一种神奇的黑色石头,可以燃烧,根据《前汉书》中的记载,“豫章郡盛产石头,可燃为燃料”,很可能就是丰城 。
河北磁州窑观台和陕西耀州窑址附近的煤和瓷土储量丰富,且互为伴生 。丰城山势起伏,山岭起伏,密林密布,木柴充足,有足够的燃料 。湖溪纵横,水网发达,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溪流纵横,水系发达,主要有赣江斜穿全境,锦江、抚河,流经境内北部 。
这些小溪都是从清丰山溪流入赣江的,不但为陶瓷手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也为商品的销售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使丰城成为当时最好的陶器生产地 。
考古资料和研究表明:洪州窑青瓷最晚可于东汉后期出现,中后期经历了三国、东吴、西晋的发展和东晋南朝的繁荣,并持续至唐朝中期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逐渐式微,逐渐淡出了市场,最后被南方的丰城钳石窑,南方的吉安吉州窑,南方的赣州七里镇窑和北方的景德镇窑所取代 。洪州窑前后连续烧造了八百余年,成就辉煌 。
洪州窑在东汉末年及三国东吴时期,是其发展的初期 。窑业遗存分布于籁江东岸石滩镇的港塘村、故县村、清丰山溪水底与东岸一带,主要分布于此 。窑遗址中保存有大量的陶器、褐釉瓷、青瓷和窑具 。
洪州窑承袭了江西悠久的陶艺历史,在长期积累与探索下,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青釉瓷器 。根据其胎釉特点及物理性能指标,可判断其为成熟的青釉瓷器,符合现代意义上的瓷器标准 。这一成功的烧成,标志着江西丰城地区,同浙江的宁绍和湖南的湘阴一样,是我国最早的青瓷发源地,实现了从“原始瓷”到“成熟瓷”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
西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科技交流频繁,南方经济发达,洪州窑由赣江东迁至赣江西,规模逐渐扩大 。三国时期,洪州窑青釉瓷在品种、造型等方面与三国时期基本一致,但在数量上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陶器、褐釉瓷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