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宽到吴昌硕,为什么是他们创作了不朽的传世之作? 百大中国之最作者是谁( 二 )


范宽对山水的痴恋 , 不仅仅是表达山水 , 也是悟道 。任何学问应该都是相通的 。我时常觉得范宽是武林高手 , 得武功秘籍 , 吐纳山川烟云之气 , 终成一代大师 。
范宽驮着物件的旅队 , 一千年来 , 他们依然穿梭在细密的树林中 , 他们在溪山行旅 , 我们甚至可以听到松风、溪流??这是一个大艺术家的力量 。舒缓与激昂 , 万物生长不息 , 人的精神 , 安顿于山水自然之中 。
米芾对范宽的评价是:“本朝无出其右 。溪山深虚 , 水若有声 。”
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
《宜州家乘》写于黄庭坚流放宜州之时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 , 黄庭坚流放广西宜州 。长路奔波 , 到宜州已是冬日 。
“天涯也有江南信 , 梅破知春近 。”在生命的一团泥泞中 , 忽见山边腊梅花开 。故土风物 , 幽香绝伦 , 与之相随的 , 是依然豁达与明亮的情绪 , 让人珍视 。
可以说 , 《宜州家乘》也是另一种面貌的《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无疑是名士云集 , 明人认为其“简约玄澹 , 真致不穷” , 可谓确评 。《宜州家乘》虽不是云集名士 , 却有两人 , 在阅读中 , 一再吸引着我 。这两人就是苏轼与范廖 。
(宋)黄庭坚 , 《草书杜甫寄贺兰铦诗》 , 故宫博物院藏 。
先说苏轼 。“苏黄”二人 , 名动天下 , 苏轼更是无人不知 。早在熙宁五年(1072年) , 苏轼见黄庭坚诗文 , “惊其超逸绝尘 , 独立万物之表 , 世久无此作 , 由是声名始震” 。两人自此酬唱赠答 。元祐元年( 1086年) , 黄庭坚与苏轼入汴京为官 , 神交已久的两人第一次见面 。这年 , 苏轼 49 岁 , 黄庭坚 41 岁 。“乌台诗案”后 , 苏轼遭遇牢狱之灾 , 后左迁黄州 , 黄庭坚也因与苏轼酬唱而被罚 。此后 , 苏轼一路坎坷 , 黄庭坚尤甚于东坡 。苏轼远谪 , 终能北归 。黄庭坚则因苏轼的关系 , 陷入朋党之争 , 一再被流放 , 直至客死宜州 。
让人感叹 。其时 , 苏黄著作、手迹、碑刻极大部分已被查封销毁 。《宋史》则多次记录当时的销毁情形 。直至宋高宗解除元祐党禁 , 黄庭坚存世作品已经十分罕见 。
(宋)黄庭坚 , 《花气薰人帖》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与《宜州家乘》息息相关的另一位就是范廖 。
蜀郡人范廖 , 字信中 , 慷慨任侠 , 豪纵不羁 , 能诗会词 , 持剑嗜酒 , 饱览沧桑沉浮 , 一生堪称传奇“范公来寻八桂路 , 走避俗人如脱兔 。衣囊夜雨寄禅家 , 行潦升阶漂两屦 。”(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黄庭坚写下了范廖当时的情形 。1105 年春天 , 两人一见如故 。“围棋诵书 , 对榻夜语 , 举酒浩歌 , 跬步不相舍” 。范廖是黄庭坚生命最后时光与其朝夕相处陪伴之人 , 也是他卒后为之料理后事安葬之人 。
1133 年 , 当年黄庭坚去世时被人偷拿走的《宜州家乘》 , 由一友人重新抄录寄回给范廖 ,  1134 年 , 距离黄庭坚离世30 年后 , 范廖作序刊刻《宜州家乘》 , 使之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