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值得一观 中国十大奇书

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 。《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四十三卷 。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有十三篇传世 。卷上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包括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包括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全书一共7000余字 。作者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 。《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 。
《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 。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 。其书原98篇,图集4卷 。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 。提出了“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
《吴子》
《吴子》由战国吴起撰写,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起初在鲁国为官,后赴魏、赵、楚等国,被楚贵族谋杀 。吴起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务在强兵 。据传,《吴子》汉初时尚有48篇,但今仅存6篇18条,3000余字 。现存6篇分别是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 。尚礼义、明教训是其书的主要内容 。
《六韬》
【中国古代十大兵法奇书,值得一观 中国十大奇书】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 。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撰成 。“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六韬》共60篇2万余字 。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 。《六韬》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代军事专著 。
《尉缭子》
《尉缭子》由战国尉缭撰写,计5卷22篇 。卷一包括天官、兵谈、制谈、战威;卷二包括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卷三包括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卷四为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卷五包含兵教、兵令,共4400余字 。前12篇为政治观、战争观,后10篇论述军令和军制 。书中“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等待,求已者也”的“求已”政治观,“诛暴乱禁不义”的战争原则,“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作战思想等,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 。
《司马法》
春秋时司马穰苴撰,计三卷 。《司马法》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称为《司马兵法》 。该书原有155篇,今存5篇3000余字 。5篇分别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司马兵法》糅合儒、道两家思想,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 。《司马法》主讲军事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