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之最(六 中国之最占地面积)( 二 )


观星台近览
元初沿用过去金国的天文历法,误差积累严重,迫切需要重新修订历法 。公元1276年(元十三年),元世祖授命许衡、郭守敬、王恂等全面负责研订 。此后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四海测验”,在全国27地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并创制改良了新的天文仪器,而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 。
观星台及测量设备
五年后经过郭守敬等人在观星台的辛勤观测、推算与整理,终于在公元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此历法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5天5时49分12秒,其精确度与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格里高利历》(1582年)相当,但却早了整整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出的回归年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仅相差26秒 。
观星台及测量设备
自三千多年前周公制圭表研究天文学以来,农耕时代的古人一边是占星卜卦、求神拜佛,一边是严谨的天文测绘与取得的惊人科技成果,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 。
72 【我国江南保存最完整、结构最精巧的古老木构―宁波保国寺大殿】(1961年第一批国保)
宁波保国寺,现存大殿为北宋祥符六年(1013年)所重建
保国寺平面布局
保国寺大殿内部空间
江南由于气候潮湿、雨水繁多,木料易腐,现存宋代以前的木构屈指可数 。为什么不说它是江南现存年代最久的古建?因为最久的是下面这一座,福州华林寺大殿,其现存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而保国寺现存大殿为为北宋祥符六年(1013年)所重建,较之晚了近50年 。
福州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福州华林寺,厅堂架构
作为61年首批国保建筑,它的历史价值意义非凡,是研究古建筑中绝对绕不开的经典木构案例 。初看保国寺的两层屋檐紧紧贴在一起,没有一般意义上重檐大殿的高度,下层屋檐更像是附加物 。其源自于清代的修葺改动,史记载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僧显斋、景庵重修大殿,“前拔游巡两翼,增广重檐,新装罗汉诸天等相” 。因此,下层屋檐并非宋代原构,故而立面外观有些许不协调之感 。
保国寺原貌复原及架构图
清代重修以原宋构部分为殿身,四面增扩空间,并在南及东西三面作出下檐,整体改为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的形式和规模 。近观其内,你会发现这座神奇的建筑几大特点:其一,平面布置进深大于面阔(原面阔11.8米,进深13.3米),呈纵长方形,现存大型木构中较为罕见;其二,立柱为独特的瓜棱柱,用多段木材拼合而成,是为大木难得,但事实做到了既不影响受力又尽可能的美观;其三,斗拱设置极为复杂多样,斗栱与昂运用榫卯巧妙衔接,整座大殿稳巧有致;其四,前槽天花上绝妙地安置了三个镂空藻井,构思精巧繁复极具韵律之美 。
【结构特点之一】柱网结构平面布局,纵深大于面阔
【结构特点之二】瓜棱柱的应用
【结构特点之三】繁复多样的斗拱设置
【结构特点之四】镂空藻井,结构繁复,极具韵律
其梁架结构为厅堂型架构,是为江南早期厅堂的典型代表 。外檐部由12根檐柱支撑,用以承托外檐铺作即出檐;内檐则由四根金柱支撑,用以承托顶部压力与佛坛主要空间 。保国寺大殿是后来制订的宋《营造法式》的典型实例参考,为当期木构建筑之经典杰作,“山岙藏得古招提,宫殿岿然结构奇”、“升斗昂栱人巧极,祥符千载永留名”,后人皆惊叹称奇 。
保国寺大殿立面、剖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