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坐拥世间富贵荣华 。可是,以皇帝的身份崇尚节俭,并且毕其生如一日的,道光帝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他不仅把节俭看成是人生的乐趣和目标,并以此作为衡量大臣能力和品德的标准 。
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 。这是为什么呢?
天子抠门,举世无双
道光皇帝[注:道光皇帝,是中国清代皇帝 。满族 。爱新觉罗氏,名旻宁 。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崇尚节俭,而且毕其生如一日,实在难得 。但是,他节俭得过分了——该省的一定要省,不该省的也必须省,这就超出了节俭的范畴,显得吝啬了 。所以,说他“抠门儿”好像并不过分 。
网络配图
道光皇帝带头过紧日子,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每餐不过四样菜肴,除了龙袍外,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 。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什么叫“三浣”?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分别也叫上浣、中浣、下浣,三浣就是一个月,可见,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衣服不多 。又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 。多亏皇后是个贤内助,苦苦支应,仍感入不敷出,想了很多办法,平衡多方利益,协调各面关系,才把皇家的日子对付着过下去 。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以此转变官场奢侈腐化的风气 。他一看到官员衣服光鲜,就露不悦之情,甚至规定六品以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 。对于不能节俭的官员,他能加以处分 。道光十年(公历1830年),有人举报盛京将军[注:简介清代官名 。清兵入关后,以盛京(今辽宁省沈阳)为留都,先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顺治三年(1646)改称昂邦章京 。康熙元年(1662)徒辽东(今辽宁沈阳),称辽东将军 。]经常在家里演戏宴乐,道光帝立即革了他的职务 。
在道光帝的影响下,官场风气有所转变,至少北京如此 。几天过后,官员们上朝都穿上打补丁的衣服 。议事结束,红日东升,乾清门内外光明一片,只见满朝文武个个灰头土脸,显得衣衫褴褛 。
道光皇帝哪里知道,此时北京城里的旧货铺子把库存的破衣烂衫都卖了个好价钱,品相稍好的旧衣服比新的还贵呢 。有些穷京官儿买不起,就只好自己做旧,把新袍子弄脏弄破加上补丁 。道光帝眼见满朝文武都穿旧衣破袍,认为自己勤俭节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于是节俭得更加起劲 。
节俭只在影响自己
道光皇帝崇尚节俭,一则是生性吝啬,视节俭为理想、乐趣;再则,是以此作为挽救财政危机的一种对策 。
网络配图
道光初年,清朝政府面临财政危机 。道光帝即位之初,财政上出现了平定三藩以来百年未见的窘境,国库储备仅剩下二千万两 。不知道道光皇帝意识到没有,这个国库储备余额还仅是账面上的数字,实际到底有多少,他恐怕连核查的勇气都没有 。怎么办?当时中国是农业社会,财源有限,既然生财无道,便只有在节俭上下工夫了 。
但是,道光皇帝的节俭主要是省自己,其影响的范围更是有限,离开了北京,官场生活依然故我,梨园声色,饮食精靡,变本加厉,生活豪奢 。
根据道光年间在西北任职的张集馨回忆:来往于西藏、新疆以及甘肃、四川的官员皆经过西安,西安地方官均竭力招待 。“每次皆戏两班,上席五桌,中席十四桌 。上席必燕窝烧烤,中席亦鱼翅海参 。西安活鱼难得,每大鱼一尾,值制钱四五千文,上席五桌断不能少 。其他如白鳝、鹿尾,皆贵重难得之物,亦必设法购求……大宴会则无月无之,小应酬则无日无之……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 。这就是道光帝节俭主义之下、官场腐败的真实写照 。
- 揭秘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生死之谜:竟然隐居当和尚
- 揭秘:开明皇帝赵匡胤为何要逼死自己的救命恩人
- 揭秘:楚霸王项羽第一次展示超绝武功秒杀的人是谁
- 揭秘三国时四位功高震主者的不同结局
- 南疆平叛靠的是他:道光年间最耀眼将星!
- 赢太后之宠!揭秘史上最有杀伤力的蓝颜祸水
- 揭秘女皇武则天墓葬有什么惊天秘密
- 揭秘越女: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否真有其人
- 揭秘:诸葛亮怎样成功促进孙权和刘备的合作的
- 揭秘古代青楼约束妓女的各种神秘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