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军早期战斗力甚强 。从统一女真各部并征服蒙古、朝鲜,到推翻明王朝政权的历次战争中,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然而入关后不久,八旗军便开始出现战斗力衰退的迹象 。随着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日趋巩固,战事日渐稀少,这支军队也逐渐蜕变衰败,及至晚清亟需用兵之际,它已完全变成一支不堪任战的糜烂之师 。本文将着重从军事领域的各个不同侧面,揭示其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 。
【死于安乐: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
八旗军由盛转衰的历史概况
八旗军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的军事组织 。他起兵后不久,便对女真族氏族社会时期就存在的兼具生产和军事职能的社会组织──牛录进行改造,先后建立了黄、白、红、蓝、镶黄、镶蓝、镶白、镶红8旗 。皇太极时,又按民族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军八旗 。各旗设立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等官职,逐级统辖 。从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到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这一阶段,八旗实行兵民合一,兼具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 。兵丁平时狩猎务农,战时自备武器粮秣,随军作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堪称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劲旅,作战时军纪颇严,有进无退,甚至在死伤惨重、尸相枕籍的情况下仍很少有人退缩逃阵 。它曾以精兵6万,采取集中兵力、连续作战、逐路击破的战法,击败明朝10余万大军,取得了萨尔浒大捷;用两年的时间攻克明军防守关外的宁锦防线,歼灭明军5.4万人;后来又在山海关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击败李自成大顺军,逐一消灭各地的反清力量,在建立清王朝、统一全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清军入关并建立全国政权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度,将整个八旗组织原封不动地移入新的社会体系之中,成为完全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队和职业预备役军人集团 。八旗官兵携家带口,按建制集中居住在军营之中,驻于京畿地区的部队称"京营八旗",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冲之地的部队称"驻防八旗" 。军营内生活设施齐备,旗兵及家属不得私自外出 。官兵严格从旗人内部选拔,"生则入档,壮则当兵" 。都统、参领、佐领等各级军事长官同时又是行政长官,平时督促士兵从事生产、养活家口、操练武艺,战时率部出征 。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支柱,酬谢八旗军功贵族,清廷开国之初即给予八旗将士相当优厚的待遇,期以免除官兵后顾之忧,专心练武,保持原有的军事素质 。同时也严格规定,八旗官兵不得做工经商或从事其它谋生之业 。然而,事与愿违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 。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 。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
嘉庆至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 。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清朝末年,有人建议从八旗军中挑选壮丁加以操练,使之恢复入关时骁勇善战的面貌 。而深知其弊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此时早已不抱任何幻想,回答说:选练八旗丁壮是多年前的老办法了,你们却不知今天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 。
- 努尔哈赤是怎么做到让八旗军的战力陡增的?
- 世界趣闻—最低工作时长、高福利、安乐死、红灯区合法的自由国家 2017世界之最
- 秃发皇后的悲惨一生:父亲死于丈夫之手,自己死于妹妹之口
- 三国猛将丁原真的是死于奸臣董卓的阴谋吗
- 成吉思汗一生功绩无数为何最后却死于一个女人之手?
- 红楼梦贾迎春的结局:贾迎春是死于非命吗
- 揭秘:杨贵妃没死于马嵬驿而是去了别处?
- 安乐公主:唐朝第一美人死后被贬为悖逆庶人
- 杨广究竟是怎么死的?原来死于利欲熏心之手
- 揭秘红顶商人胡雪岩:既是富商为何会死于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