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它是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西方人叹为观止的原由? 中国之最建筑

#云游风物之旅#

我早有所闻,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里,有一处神奇的地下生土民居建筑群,它被称为是“地平线下的古村落,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
这就是名扬中外的陕州地坑院,现在成为了三门峡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全称叫做“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 。
说起地坑院我很好奇 。
过去在东北曾经看到过半地下居住的地窨子,那是山区里的百姓,为了在冬季里防风御寒而修建的 。
在地平线以下四季穴居,能够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古村落,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美国人伯纳德?鲁道夫斯在1964年写的一本书《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飞行员斯特尔?吕登豪森航拍中国陕州地坑院时的图片 。从此,世人看到了一个古朴而又神奇的中国民居古建筑群 。
西方人为什么赞叹地坑院是“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让我们一起走进陕州地坑院看一看,就不难得出问题的答案 。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地面向下深挖6至7米,边长为12至15米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土坑院子,土坑的四壁挖成了窑洞,犹如是一座地下的四合院 。
其中的一个窑洞被凿成了斜坡,形成了阶梯型的甬道通向地面 。这就是地坑院的出入口,舒适、宽敞而明亮 。
【为何说它是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西方人叹为观止的原由? 中国之最建筑】在门洞窑的一侧有一个拐窑,向下挖出了一口水井,解决了人畜的饮水问题 。
为了保护地坑院的墙壁不受雨水侵蚀和人畜的安全,房檐上方砌上了一道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又叫做女儿墙 。
地坑院的窑洞里,有用土坯垒成的火炕 。
居室和仓库分区明确,各尽其能 。
地坑院里的民俗风情十分浓厚 。
特色饮食“八大碗”,是婚礼及重大宴请场合必不可少的 。仅凭气派,就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热闹非凡的景致 。
人们虽然是居住在地下,但是此处宛如一个大千世界,许多民俗文化都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延续 。
她叫黄亮娥,是陕州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其作品远销国内外 。
他叫王跃泽,出生于1972年,是晚清制砚名家王玉瑞第六代嫡传后人,也是三门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澄泥砚的代表性传承人 。
看皮影戏曾经是我小时候的记忆,这次能够亲眼见到老艺人的手工制作,大开眼界!
下雨天,可以坐在戏台对面的窑洞里观赏一场地方剧种的特色演出,是格外的惬意 。
看过了园区内的21处地坑院,让我无不赞叹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我觉得如果说是黄河孕育出了华夏民族,那么地坑院就是此处两岸百姓繁衍生息的方舟 。
地坑院作为中国极具特色的四种民居建筑之一,赢得了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实际上,在陕州区北营村目前留存的81座地坑院内,还居住着128户人家 。路过此处,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下村庄景象
朋友,您看过了这篇文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为中国农民的生土建筑成就而感到骄傲?是不是也能从中找出让西方人叹为观止的原由?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
请关注@韩岚的视界,让我们一起去行摄天下,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
图片拍摄于2023年6月18日,河南省·三门峡市 。
#夏日生活打卡季#?#三门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