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没有现在的各种计时器:是如何计时的呢

古人的时间观念是非常差的,约定的时间并不是像是我们现在讲的精确到几点几分的 。他们相约定的时间一般是很长的,一本是一俩天的,如果有特殊情况会是更长 。
古人很聪明,他们发现太阳照射有影子于是就有了日晷这个最早的计时的工具 。接着就出现了沙漏,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还有我们在电视剧里面常常听到的台词,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还有用香和蜡烛来计时的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古人最早使用的计时工具是晷,文物系石刻,不容易判断制作年代 。推断应该是夏商之前人开始观察日月并制定历法的时候就在利用日影计时了 。
晷不是普遍的生活用具,古人也没有客观需要去精确安排时间,从古诗文看,约定见面一般是笼统的时间比如某天,要在一天内更具体的话,就用比较明确的物候现象来确定见面时间,比如清早、正午、黄昏、晚饭后等等 。
使用晷计时,可以精确到几时,甚至几刻 。隋唐开始有较为精确的计时工具滴漏、更香等等,在晷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阴雨天、夜间、行旅途中等)作为补充 。
但它跟晷一样难以随身携带,所以约会见面确定时刻仍旧较为笼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时候在农村,大家都没有钟表,但也不再使用日晷、滴漏等工具,农民约时间就是日出、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几个大的时段,在约定时段里,随便哪个钟点过来都可以,最多具体到太阳位置,比如【等日头高了再去】这就是说,大概定在九十点钟的样子 。
有一句诗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有一句俗语:“巳时发财,午时难挨”,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这里的“黄昏”“巳时”“午时”,就是古人对几个时间段的指称 。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时间,如对应到现在的时间,俗称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 。但显而易见,这种时间表述太宽泛了,如有约定,难以精准 。于是,古人又发明了“刻”,“更”,“点”:
刻——古人用漏壶计时,铜壶表示时间的箭上,有一个个的刻度,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的十四分二十四秒多,当钟表传入我国后,做过试验,大致就等于现在的“十五分钟”,因而,人们就把十五分钟称作“一刻钟”了 。例如古代的“午时三刻问斩”,大概就明白了指的是在中午十二点前行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又称鼓——因为夜晚看不清天色,不好辨别时辰,故把一夜分称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夜间击鼓报更,从戌时开始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往下类推;
点——铜壶滴漏计时时,以下漏击点为计,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的二十四分钟,如果说“现在是五更未点了”,天大概就已经快亮了 。
【古人没有现在的各种计时器:是如何计时的呢】上面,主要说的是时称,那么,我国又是从何时起,用什么来计时的呢?
从时间上说,远在周朝就已开始了漏壶计时,漏壶又叫“铜漏”“漏刻”等,到了春秋时期已普遍使用 。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个小洞,壶中插一只标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用箭舟托着浮在水面,壶里的水逐渐地漏下去,箭上的度数陆续显现,便可知是何时 。当然,那时候的漏壶还比较简单,精确性和稳定性都不太高 。因此,漏壶在古代一直都在不断的改进之中,到了东汉,张衡已经使用二级漏壶;唐朝的吕才设计了四只一套的漏壶;北宋的燕肃又对此进行了改进;到了清朝,仍继续有所改进,以期日趋达到更加的稳定和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