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莽魏郡改道
【揭秘:黄河曾经多次神秘改道暗藏哪些玄机?】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 。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 。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流经今濮阳、范县以南,阳谷、东阿以北,茌平以东,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东至利津入海 。
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 。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
2、北宋时期的“二股河”
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1034年七月,黄河从澶州(今濮阳西南)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 。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胡埽(今濮阳东)从今天天津市入海 。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北派 。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从魏县(今县东北)、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股,流经西汉大河故道和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就是北宋黄河的东派 。其中,大河趋向北派的时间较长 。而且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 。
3、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改道
建炎二年(1128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黄河下游河道,从此又一大变 。杜充决河的地点,史无明文,《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定在滑县上流的李固渡(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 。决口以下,河水东流,经今滑县南,濮阳、东明之间,再东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 。此后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 。迁徙的范围,主要在今豫北、鲁西南和豫东地区 。此次决河改道,使黄河由合御河入海一变而为合泗入淮,长时期由淮河入海 。
4、南宋蒙古军决黄河改道
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 。这次改道相比前几次而言,历时较久,分支也多 。金国行将灭亡时,蒙古军攻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在今商丘县西北决河,河水夺濉水入泗 。稍后蒙古军又在今开封市北决河,河水夺涡水入淮 。
就在这次改道后不久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河在今原阳、中牟、延津、开封、杞县、睢县、陈留、通许、太康等县15处决口 。据推测,当时黄河在原阳县内分成三股:一股经陈留、杞县、睢县等县由徐州入泗水;一股在中牟县境内析西南流,经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县,由个安徽北部的颖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涡水入淮 。这是黄河历史上河道迁徙最大的一次 。河水共侵夺四条河流(颖、泗、涡、淮)的河道入海 。泛滥的河水遍及今河南中部、安徽及江苏两省北部广大地区 。
5、明洪武至嘉靖间河道变迁型
在明朝初初年黄河的下游河段流经河南的荥泽、原武、开封,根据史书记载“自商、虞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然和在经过宿迁向南流入了淮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原原武的黑羊山决口,向东经过了开封府的北面五里的地方,然后又折向东南,流经陈州、项城、太和、颜上,在东面的寿州正阳镇流入了淮河“曹、单间贾鲁所治的旧河遂淤,主流徙经今西华、淮阳间入颖河,由颖河经颖上入淮 。
- 揭秘历史上蒙古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 揭秘: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到底美在什么地方
- 揭秘秦二世胡亥: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
- 揭秘:古代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一个大脚一个竟有狐臭?
- 老刘历史课之迈锐宝曾经最强的肌肉车 2012款迈锐宝参数配置
- 揭秘一个准确预言了项羽必然失败的老女人
- 揭秘武则天墓70年不挖:无字碑是镇邪神器
- 揭秘深宫床榻乱史:古代至尊红颜们的感情史
- 揭秘:历史上唐雎能打动秦王救魏的真正原由是什么?
- 揭秘:武则天究竟用什么办法来平定徐敬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