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岁让梨后因却因不孝言论被曹操处死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 。然而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当作楷模的人物,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劣行” 。
网络配图
建安元年,袁绍之子率兵把孔融围在青州,形势危在旦夕 。孔融害怕有损其处变不惊的名士形象,仍饮酒作诗从不督战 。直到敌军破城,他才仓皇出逃,被丢下的妻子和孩子因此殉难 。
【孔融4岁让梨后因却因不孝言论被曹操处死】东汉末年的名士孔融,书上说是由于得罪了曹操而被处死的,其实是因为他的"不孝"观点,受到社会谴责 。当时的曹操是"国家元首",发布处死他的命令只不过小菜一碟 。
小时候的孔融,因"让梨事件"而成为家长们教育孩子的经典,直到50年代出生的国人还十分敬仰 。《三字经》云:"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
据当时公布的罪状,孔融主要有两条:一是说:"父与子,有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 。"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二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 。
网络配图
这样的"反动言论",当然是"不孝" 。所以,曹操得知此事后,根据当时的政策就马上处死了孔融 。发布的布告上说:"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至于处死孔融是否也有政治斗争的原因,那是另外一个案例 。
孔融为人恃才负气,言论往往与传统相悖,不仅屡屡反对曹操的决定,而且多次在公开场合使曹操难堪,如反对恢复肉刑、讥讽曹丕私纳袁绍儿媳甄氏、嘲笑曹操征乌桓、反对曹操禁酒 。古代社会没有媒体,当时的社会舆论就是被孔融这样的名士所掌握,而孔融质疑"孝"的存在意义,对社会产生了很负面的影响,被杀是在情理之中的 。
建安元年,孔融结识了比自己小二十岁的祢衡,上书给曹操称道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荦 。……忠果正直,志怀霜雪" 。但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很有才华的建安作家,终于因为性格狂傲,不容于当世,而过早地招致了杀身之祸 。祢衡的死,无疑是预示了孔融命运的结局 。
网络配图
在汉末,社会动荡不堪,作为一个有着相当背景和威望的学者,孔融的社会地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专家",他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人们的行为规范 。他拿了高薪不去做与"和谐"相关的社会工作,而乱发言论,是很不应该的 。何况有的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 。你不为社会做好事也罢了,那也不能教唆人们去做不孝的事情 。此外,你还参与政治和政府作对,不被曹操除去才怪 。
对于自己真正的死因,孔融在他的《临终诗》中表达得很清楚:"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