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时宰相于谦两袖清风却惨遭处死于谦的后代

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 。“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 。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 。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 。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也要带一些金银财宝前去献给王振 。
于谦雕像
如果要是哪位官员没有给王振献上宝物,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遭到王振及其党派的打击报复 。两袖清风的于谦当然看不过王振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没法扳倒王振及其党羽 。等到于谦从河南回京时,有同僚建议于谦回京之后给王振进奉一些金银财宝,顺便再拿点河南的土特产送给权贵们 。于谦听完同僚的建议后,他哈哈大笑,随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诗歌 。诗歌内容就是:“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同僚看完这首诗歌后,立马明白了于谦的意思 。等到于谦踏上回京之路时,他果然没有带上当地的土特产 。等到于谦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为于谦会对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谦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丝毫没有顾及王振及其党羽的看法 。后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来形容于谦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救时宰相于谦两袖清风却惨遭处死于谦的后代】在了解于谦的故事后,觉得于谦既伟大又悲惨 。于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不与朝廷恶势力同流合污之人 。之所以又说于谦是一位悲惨之人,这是因为于谦死的很凄惨 。正所谓,一人之说怎抵得了悠悠之口 。当于谦被陷害入狱时,他只能百口莫辩,等待皇帝的最终发落 。既然说于谦死的很冤枉,那么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
于谦
在记载于谦生平经历的书籍中,详细记载了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说起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还得从土木堡之变开始说起 。明宣宗去世后,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登基为帝,是为明英宗 。明英宗对宦官王振十分宠信,不久之后宦官专权酿成了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爆发后,瓦剌抓捕了明英宗最为要挟明朝的砝码 。在此情况之下,于谦一面抵御瓦剌来袭,一面处理朝廷政事 。于谦建议皇太后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 。只要英宗没有了利用价值,瓦剌便会放英宗回来 。
公元1457年,景泰帝朱祁钰身染重病,此时太子早已早逝,谁该继承皇位,成为了一个问题 。随后,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等人勾结起来发动政变,重新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 。明英宗再次登基后,石亨和徐有贞为了清除于谦势力,便捏造于谦犯了谋逆罪 。明英宗得知后,立马派遣官员抓捕了于谦,并在公元1457年正月22日,将于谦斩首示众 。
明朝于谦的后代
通过资料记载得知,明代于谦的后代只有一人,即于谦的儿子于冕 。有关明代于谦的后代资料少之又少,从寥寥数十字的史料得知,于冕一直为父亲于谦得以沉冤昭雪而奔走 。话说,自从土木堡之变爆发之后,于谦发誓不和敌人共存 。后来,于谦经常在值班的地方生活,基本上从来没有回过家 。石亨等人为了清除于谦,便诬赖陷害于谦私自敛财,谋反忤逆 。随后,于谦被下令处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谦死后,皇帝为了惩治于谦后人,便将于谦的儿子于冕发配到山西龙门流放,将于冕的妻子张氏发配到山海关一带流放 。公元1466年,于谦的儿子于冕得以返家 。随后,于冕上书为父亲于谦平反 。接到于冕的奏折之后,明宪宗亲自审理了于谦案件 。等到明宪宗为于谦沉冤昭雪之后,才将于谦的田产退还给于冕 。明朝廷为了表示对于谦的歉意,便让于冕袭封“千户”之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