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康熙皇帝是怎样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的

康熙帝登基时只有八岁 。他的父亲顺治帝去世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大臣辅政 。在这四人中,索尼资格最老,威信很高,但年纪大了,不太愿意管事 。遏必隆虽屡立战功,但生性平庸,遇事随声附和 。苏克萨哈出身正白旗,本来依附多尔衮 。多尔衮死后,他马上站出来告发多尔衮的罪状,因此也受到顺治帝的重用,但满朝文武都不太喜欢他 。鳌拜骁勇善战,军功赫赫,曾在攻打明朝军队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的战斗中立下大功,备受皇太极器重 。但在顺治帝的遗命中,鳌拜只能排在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后面,心里非常不高兴 。
康熙帝年纪尚幼,朝政主要由以鳌拜为首的两黄旗(正黄旗与镶黄旗)官员把持 。两黄旗与两白旗(正白旗与镶白旗)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利益冲突 。起因还要追溯到清太宗皇太极去世 。当时,两黄旗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两白旗拥立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相争不下 。正在此时,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灭亡,对于满族人来说是个绝好的机会 。于是,双方各自作出让步,豪格和多尔衮谁也不称帝,大家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 。但两黄旗与两白旗之间积怨甚深 。
【揭秘:康熙皇帝是怎样从鳌拜手中夺回政权的】后来,多尔衮执政时明显偏袒两白旗,圈地时将肥沃的土地给了正白旗,引起两黄旗贵族的不满 。如今鳌拜大权在握,便提出要按照旗的顺序来重新分配土地,这样肥沃的土地就应该分给正黄旗 。然而距离圈地已经过去二十年,重新换地的话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很多大臣表示反对 。在辅政大臣中,属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坚决反对,但其他两位大臣都代表两黄旗的利益,支持鳌拜 。虽然最后没有换成,但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 。
由于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位大臣旗帜鲜明地反对黄、白旗换地,鳌拜非常愤怒,一定要将他们置之死地 。康熙帝出面,不希望杀大臣 。但辅政大臣中,索尼和遏必隆支持鳌拜,苏克萨哈见这种场面,虽然反对但也不好做声,于是保持沉默 。这样,三位大臣被处死 。
这件事过后,康熙帝意识到,四位辅政大臣都是守旧势力的代表 。再加上他们怀念关外的生活,始终不觉得北京才是大清朝的首都,动不动就说要回老家去,这非常不利于清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要想亲政,就必须搬掉辅政大臣 。而在四位大臣中,实力最雄厚、野心最大的是鳌拜 。
鳌拜不仅自己军功显赫,而且家族势力强大 。他的弟弟、儿子都在朝内担任重要职务,亲信遍布朝廷内外 。他本人又极其嚣张,经常把奏折拿回家中和谋士商议处理,完全不把康熙帝和其他官员放在眼里 。有一次,鳌拜生病,康熙帝去探望,不料卫士却在鳌拜的床下搜出一把刀,气氛非常紧张 。康熙帝却笑笑说:“这是满洲人的习俗,别大惊小怪!”但康熙帝已能感觉到来自鳌拜的威胁,于是决心铲除他 。
十四岁时,康熙开始亲政,但鳌拜仍把持大权 。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已经去世,苏克萨哈要求辞去职务 。这样一来,遏必隆和鳌拜也必须放弃权力,这是鳌拜最不能容忍的 。于是,他给苏克萨哈罗织罪状,要将其斩首,还要抄他的家 。康熙帝不同意 。鳌拜便在康熙帝面前捋袖子挥拳头,一定要杀苏克萨哈 。康熙帝自知威信不够,无奈同意,最终苏克萨哈被处绞刑 。
康熙帝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鳌拜是自己亲政的最大障碍 。他选拔了一批十五六岁的少年,每天在宫里练习摔跤 。鳌拜以为康熙帝爱玩,不理朝政,反而心里暗喜 。
在夺权路上,康熙帝的祖母孝庄皇太后利用自己的才智和威望,帮了大忙 。康熙帝暗地里调兵遣将,将鳌拜的亲信都调离北京,又派自己的亲信接管了禁卫军 。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帝传旨令鳌拜进宫,鳌拜毫无防备,刚走到宫门口,就被练习摔跤的少年们抓住,关到了监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