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规模有多大有何意义

公元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示意下,开始西洋之旅 。通过史料记载得知,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下西洋 。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郑和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 。根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规模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船只总数,二是船员人数 。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过四次明确记载 。

明朝初年,郑和每一次下西洋,都会带着27000多人,其中包括5个卫的明朝军队 。那么5个卫的军队是什么概念呢?明朝军队规定,每个卫共由5000到5500人组成,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约2万7千人以上 。除此之外,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还有200艘船只 。郑和有过七下西洋的经历,船只最多时,竟然高达240多艘 。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史书中都有提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要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 。根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时,共打造了63艘航海船,最大的一艘航海船,高61.6米,长151.18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海船 。为了启动这艘大船,需要两百多人共同努力 。《明史·兵志》中写到,每一艘航海船可容纳上千人 。为了体现明朝国力,统治者明成祖朱棣十分重视郑和下西洋规模 。据记载,明朝永乐期间,郑和下一次西洋就要花费6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船只的维修费用 。
提及中国明朝,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朝代,但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它重要的影响力,明朝的影响力便体现在航海事业上,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百年前,明朝就出现了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郑和的航海事迹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那么郑和下西洋途经国家都有哪些呢,郑和所到国家,是否都按照理想状态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友谊呢?历史上,郑和曾经七次下西洋进行航海探索,虽然郑和的航海行程起点基本一致,但每一次旅程的路线并不相同,所途径的国家也并不相同 。依照航海路线不同进行区分,郑和航海旅行都途径了哪些国家呢?第一次旅行,从南京龙江港出发,到达了太仓等地 。第二次旅行,到达了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家 。第三次旅行,从刘家港出发,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 。第四次旅行,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到达了东非麻林迪等地 。第五次旅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 。第六次旅行,首次到达了孟加拉等地 。第七次旅行,在到达印度西海岸之时,郑和因病去世 。郑和航海所途径的国家,并非每次都受到对方的友情款待,其中也遭到来自个别国家的恶意攻击,但总体来说,郑和航海旅行基本上达成了永乐帝所期望的外交目标,与大部分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友谊 。
早在公元1405年,中国的航海事业便迈出了极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虽然带来的影响不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么令人震撼,但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中国明朝时期,公元1405年至1433年间,明朝官员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带着皇帝的任务去弘扬大明朝之威仪 。从结果来看,郑和下西洋的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但从过程来说,郑和下西洋的困难也是极为巨大的 。那么郑和下西洋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郑和下西洋是受命于明成祖朱棣的指示,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一路航海远行 。郑和下西洋的困难是相当大的,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远行,没有前例可以参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一切只能凭借自己的摸索去完成 。就如同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组织一样,上百艘船只如何安排,如何保持有效的联系都是需要花费一番功夫研究的 。其二、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极大,不仅船只多,而且随行的人员也是极多的,每次都超过上万人,要保证这些人的粮食足够、穿戴供应齐全,是一项极大极困难的工程 。其三、地理位置的不熟悉,海上天气的多变,这些对于郑和下西洋来说才是更为危险的,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船毁人亡的局面 。其四、语言的沟通不畅,沿途所经过的国家极多,但如何能够保证将明成祖的任务圆满完成,将大明朝的威仪传播海外,对于郑和来说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