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宋代奸臣比较蔡京是帮凶秦桧才是罪魁( 三 )


赵鼎在战乱中成长为肩挑大梁的宰相 , 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于危难之间” , 他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坚定的抗金意志 , 投身到抗战救国的大事中去 。同年 , 伪齐联合金军南下侵宋 , 金国派出兀术领兵参战 , 合称五十万大军(实则三十万左右) , 来势汹汹 , 南宋上下举国惊恐 。在讨论战御之计的过程中 , 将帅们议论纷纷 , 大部分人认为应避其锋芒 , 还有人劝赵构赶快寻一逃跑之地 , 保命要紧 。而赵鼎却认为要积极应战 , 坚决抵抗 , 不能示弱 。在他的耐心劝说下 , 赵构决定抵抗 。赵鼎又推荐赋闲多年的张浚为知枢密院事 , 视军江上 。
这段时间 , 是南宋脚跟渐稳、内乱渐平、经济复苏的一段时间 , 也是在抗击北方强敌人心最齐的一段时间 , 上至皇帝 , 下至士卒 , 可以说是同仇敌忾 。形成这个好氛围 , 与赵鼎的努力协调是分不开的 。在赵鼎的指挥下 , 韩世忠所部在扬州大仪镇大破金军 , 岳飞所部在庐州大败伪齐军 , 前方佳音不断 , 捷报频传 , 取得局部战争胜利 。加上此时金太宗病危 , 金军见无利可图 , 只得撤军北还 , 联军攻势被瓦解 , 赵构暂时又坐稳了帝位 , 不禁长舒一口气 , 感叹道:“赵鼎真宰相 , 天使佐朕中兴 , 可谓宗社之幸也 。”
【解析:宋代奸臣比较蔡京是帮凶秦桧才是罪魁】路线之争你死我活
赵鼎在任相那些年 , 虽然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 但他心情是舒畅的 , 因为朝廷上下抗金的态度基本一致 。人做事累点不要紧 , 要紧的是上下同心 , 这样的话 , 身累心不累 。最怕人心不一 , 这样必然身心交瘁 。赵鼎之所以成为“中兴名相” , 一方面因为本身的才学与品质 , 另一方面与当时朝廷的氛围也有一定的关系 。
当然 , 正如一个国家有兴衰之别 , 人的仕途也绝非青云坦途 , 也有背运之虞 。在他的推荐下 , 张浚再次入朝拜相 , 两人共同辅佐赵构 。赵鼎与张浚虽然都是主战人士 , 但两人性格却迥然不同 , 张浚激进 , 赵鼎淡定 , 张浚操切 , 赵鼎沉稳 , 一个急于求胜 , 一个稳扎稳打 。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共事 , 无论他们先前有多么友好 , 迟早也会产生矛盾 。
绍兴六年(1136) , 刘豫决定孤注一掷 , 组织伪军三十万 , 打着金军的旗号 , 分三路南下伐宋 。赵鼎意欲退守江南 , 而张浚主张抵抗 , 并得到赵构支持 。于是 , 张浚调动各部与伪齐交锋 , 获得了胜利 。胜利后 , 赵鼎主张停战 , 而张浚却坚持乘胜而上 。同时 , 在处置名将刘光世的问题上 , 赵鼎与张浚也分歧严重 。张浚认为刘光世久而无功 , 应当罢免 。赵鼎认为用人之际 , 轻换主帅会离散军心 。而皇帝赵构希望张浚能帮他恢复中原 , 对张浚言听计从 。两人矛盾逐步升级 。在此情况下 , 赵构罢免了赵鼎 , 让他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 。
后来 , 在张浚的一手操办下 , 朝廷夺了刘光世的军权 , 结果刘光世去职后 , 他的部下郦琼却因不服新人节制 , 率淮西军四万之众投降了伪齐 , 使南宋刚刚积攒起来的一点兵力优势丧失殆尽 , 史称“淮西兵变” 。最后 , 张浚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 赵构又重新启用赵鼎为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