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英隽异才的周瑜为何被罗贯中写的如此小气?

三国的历史因为一本《三国演义》而精彩 , 同时也因为《三国演义》很多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变得不那么真实 , 其中吴国的周瑜便是其中不被变得不那么真实的人 , 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周瑜三怎么样的呢?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有才但是小气的人 , 最典型的便是他遇见诸葛亮之后对诸葛亮才华的嫉妒 。在其临死前大呼的那声:“既生瑜 , 何生亮 。”的呼喊更是为他的气度定了性 。
但是翻开史书我们却会发现 ,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并不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那么回事 。
【正史中英隽异才的周瑜为何被罗贯中写的如此小气?】在正史可以发现本传中的周瑜毫无缺点 , 确实是个完美之人 。英雄应为“聪明秀出为之英 , 胆略过人为之雄”(刘劭《人物志》)
史书《三国志》里 , 陈寿对于周瑜的评价更高 , 多次以“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之 , 并评价其:政治上高瞻远瞩 , 忠心耿耿;军事上“胆略兼人” , 智勇双全;人格修养上 , “性度恢廊” , 情趣高雅 。
孙策遇刺身亡后 , 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 , 执掌军政大事 。曹操消灭袁绍后 , 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 , 周瑜志向高远 , 劝阻孙权送质 。赤壁大战之时 , 力主抗曹 , 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己方的优势 , 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 , 是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的头号功臣 。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 , 曹仁败走 。赤壁之战后 , 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 , 消灭张鲁 , 吞并刘璋 , 与曹操二分天下 , 体现了一个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 , 时年三十六岁 。周瑜去世 , 孙权痛哭流涕 , 说:“公瑾有王佐之才 , 如今短命而死 , 叫我以后依赖谁呢?”他称帝后 , 仍念念不忘周瑜 , 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 , 我哪能称尊称帝呢?”“东吴的王图霸业 , 随周瑜猝死化为泡影 , 自此从欲染指天下转为偏安一方 。”可见周瑜在东吴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替代的 。
《三国志》记载 , 周瑜举贤荐能可比鲍叔;折节为国可比蔺相如;谦礼忠君无人能比 。雅量高致 , 气度恢弘 。孙策初亡 , 孙权“是时权位为将军 , 诸将宾客为礼尚简 , 而瑜独先尽敬 , 便执臣节 。性度恢廓 , 大率为得人 , 惟与程普不睦 。”诸将礼简时 , 周瑜对比自己年幼的孙权极为恭敬 , 因此有性度恢廓评语 , 仅与程普不和 , 但他折节下交 , 终令程普叹服 。史载 , “普颇以年长 , 数陵侮瑜 。瑜折节容下 , 终不与校 。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 , 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 , 若饮醇醪 , 不觉自醉 。’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
所以《三国演义》中说周瑜气量狭小 , 忌贤妒能 , 被人气死 , 则纯是小说家言 , 不足为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