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向土酋讨书是什么?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皇位被夺 , 下落不明 , 一说已在大火中丧生 , 一说已逃出皇宫隐姓埋名 , 不管是哪种说法都是传说并无事实可查 。为了心安 , 朱棣派大臣胡濙到各地暗查建文帝的下落 , 那么胡濙向土酋讨书是怎么回事?侄子的皇位被叔叔抢夺 , 名不正言不顺 , 朱棣每天寝食难安 , 就担心哪天建文帝回来要回皇位 。于是便派人去私下打听 , 先是派郑和等人走水路 , 出海寻找 。在航行中 , 郑和生擒了旧港海酋陈祖义 , 这个陈祖义流寓海外 , 据此为酋 , 被郑和下令逮捕了 。此次寻建文帝之行 , 他们沿途只去了五个小国就以押送海盗为由返回了首都 , 这次出海没有找到建文帝 , 也没有其任何建文帝的踪迹 。

朱棣坐不住了 , 就立马找来了德高望重的胡濙 , 让他肩负起寻找建文帝的重任 。胡濙也一直不辞辛劳的各地奔走 , 寻找建文帝的过程中还暗中探查民情 。就连母亲过世时 , 胡濙请求给母亲送行 , 朱棣都没有批准 , 可见朱棣渴望找到建文帝的焦急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 在一个深夜 , 胡濙求见朱棣 , 给朱棣带回了建文帝的消息 , 两人从见面到交谈结束过了很久 。而在交谈结束时 , 朱棣问了胡濙向土酋讨书一事 , 胡濙暗自一惊 。
由于自己的皇位是从侄子那夺来的 , 名不正言不顺 , 实属谋反篡位 。而侄子朱允炆又在大战中失踪 , 所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 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朱棣心中的一个心病 , 所以多次派人暗中打探朱允炆的下落 。朱棣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朝中重臣胡濙 , 胡濙也不辞辛劳的四处奔走 , 一边打探消息 , 一边探访民间隐情 。在一个深夜 , 胡濙求见朱棣 , 此时的朱棣本已睡下 , 却仍然召见了胡濙 , 只有一个可能便是胡濙带回了朱允炆的消息 。为什么这么说呢 , 胡濙若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 , 不可能大晚上的不让皇帝睡觉 , 除非是皇帝交给的重要事情必须立马回禀;第二朱棣召见了胡濙后 , 两人谈了很久 , 直到“漏下四鼓”胡濙才离开 。从谈了这么久的时间可以进行推测 , 胡濙不仅仅带回了朱允炆的消息 , 说不定胡濙还见过建文帝本人 , 两人也有过一番长谈 , 所以在胡濙禀告朱棣时才会那么久 。胡濙找到建文帝了吗?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 史书中也没有记载 , 所有的结论都是根据只言片语所进行的可能性推测 , 并无事实依据 。
胡濙是明朝的一位朝廷重臣 , 颇受皇帝的青睐 。而胡濙历仕六朝 , 前后近六十年 , 为人节俭 , 待人宽厚 , 德高望重 , 声名远播 。但是这位鼎鼎大名的忠臣的名字 , 想必会难倒很多人 , 那么胡濙怎么读 , 接下来一一细说 。
胡濙姓胡 , 名濙 , 字源洁 , 号洁庵 , 武进人士 。古月胡读作hú , 是百家姓之一 ,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但是胡这个字有几个意思 , 说得上来的恐怕就没几个了 。胡一个有八个意思 , 第一个也是最常用的 , 即姓;第二个指古代北边或西域的民族 , 比如胡人、胡女;第三个泛指那些外来的 , 不是本地的 , 比如胡椒、胡琴;第四个表示乱 , 没有道理 , 比如胡来、胡闹;第五个则是用在古文中表示疑问的 , 比如“胡不归”说得是为什么还不回来呢?;第六个指的是嘴周围的毛发 , 一般男人才有的 , 胡须;第七个指的是古代兽类颈下垂肉;最后一个则是指北京特有的一种巷子、街道 , 叫“胡同(tòng)” 。姓说完了 , 再说说名 。濙字 , 三点水 , 两个火一个灾 , 这拼在一起到底念什么呢?念“淡”、还是念“焱” , 答案是 , yíng , 和萤火虫的萤同一个音 。别看它有三个火 , 在古语中的意思却是和水有关 , 指的是细小的水流 , 和“濴”字是同一个意思 。胡濙怎么读都清楚了吧 , 这样一位朝廷元老 , 辅佐多位明君 , 可不能连名字都叫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