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鲁肃服孔明歇后语故事怎样来的

史书上没有记载鲁肃是如何服孔明的,但是在家喻户晓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将鲁肃写成了一个老实的人,一个直心眼的人,对孔明可以说是非常佩服的,至今还有从《三国演义》中来的一个歇后语,那就是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事实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很小,赤壁之战完全是周瑜与鲁肃主持的 。
鲁肃画像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出场并不是很多,即使是有出场往往也表现的大智若愚,这与史籍中记载的鲁肃性格豪爽,大智大勇的形象完全的不能相符 。当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说《三国演义》是相当成功的,我们不能以史书的标准来要求《三国演义》 。鲁肃服孔明的歇后语就是来源于《三国演义》,下面我们就说一下在这部小说中孔明是如何让鲁肃服的 。
首先在曹军大举南下的时候孙权阵营内想要投降的人占了大多数,所以诸葛亮舌战群儒,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罗贯中笔下甚至是连周瑜也战斗意志薄弱,于是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于是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抗曹,然后就是草船借箭,再之后就是共同商定火攻曹营,然后诸葛亮为火攻曹营借来了东风,总而言之就是将诸葛亮的智谋展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是一个让人无法不产生崇拜的人 。作为一个老实人的鲁肃自然就是更加的佩服,特别是草船借箭的时候孔明还让鲁肃帮忙弄来了需要的草船,带着鲁肃前去取箭 。很多看了《三国演义》这一章节的人都会佩服的五体投地,当然鲁肃身处其中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
但是事实上,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都是虚构的,东风是有,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也没有装神弄鬼的去借东风,所以小说就是小说,史实就是史实,两者不可以混淆 。
东吴大将鲁肃到底是哪里人
鲁肃是临淮郡东城人,也就是今天江苏和安徽淮河两岸地区 。鲁肃出生在东城一富豪之家,但是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他是由他的祖母抚养长大的 。
《赤壁》鲁肃剧照
鲁肃少年时候,骑射样样精通,最爱习武 。正值东汉末年,汉朝廷腐朽,宦官当政,那个时候鲁肃就遇见东汉政权迟早覆灭 。天下一分为三,数曹操权势极大,另有东吴孙权,西蜀刘备虎视眈眈 。鲁肃与周瑜结识是在周瑜问鲁肃借粮的时候,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鲁肃张口就借给了他三千斛粮食,可见此人豪爽大方,不拘小节,随后,周瑜、鲁肃就成了知己好友 。
后来,周瑜劝说鲁肃和他一起投靠东吴孙策,孙策很是赏识鲁肃,只因祖母突然离世,不得不回乡安葬 。再等他回来时,孙策已死,孙权当政 。只是这孙权也是爱才之人,看重鲁肃,与他同榻而饮,这次榻上饮酒,鲁肃也给孙权“鼎立江东”之策 。让孙权据守江东,蓄势待发,将来有望建号称帝,孙权听此一席话,更是敬重鲁肃 。
鲁肃一直坚持东吴和西蜀联盟,分析天下局势,北边已经被曹操基本平定,现在就只剩下南方,曹操志在必得,单凭东吴或西蜀一家,根本就是以卵击石,两家联合,还有一些胜算 。鲁肃将此想法告诉刘备,诸葛亮也很赞成 。经过两方不断商议,孙、刘结成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东吴的江东之地得以稳固,荆州之地也得以保全 。
周瑜死后,将重任托付给鲁肃,并说只要鲁肃在,东吴政权就在 。只是天妒英才,鲁肃45岁时就病重身亡,孙权很是痛心疾首,亲自到场哀悼鲁肃 。
三国鲁肃遣子问路的故事
“鲁肃遣子问路”是一则谜语,是1982年五月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十四个单位在江西庐山举行的“匡庐谜会”,其中九江队为了尽地主之谊,写下一副对联,该对联为:鲁肃遣子问路;阳明笑启东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