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晚年为何被判流放夜郎:在帝位之争中站错队( 二 )


李白中途遇赦得返 , 并未到过夜郎的观点 , 最早见于北宋人曾巩所写的《李白集三十卷序》 。曾巩根据李白的诗、书、自叙分析李白遭流放后 , “上峡江 , 至巫山 , 以赦得释” , 并未到达夜郎 。主张李白“未至夜郎”的一个主要依据是李白本人有《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一诗 。
黄光荣认为 , 李白确实到过夜郎 。仅清王琦编注的《李白全集》收集的李白诗 , 就有32首是关于夜郎的 , 如“三载夜郎还 , 于兹炼金骨”、“传闻赦书至 , 却放夜郎回”、 “万里南迁夜郎国 , 三年归及长风沙”、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等 。
公元759年 , 李白被赦免之时 , 已经58岁 。两年之后 , 季广琛出任宣州刺史 , 他与李白曾同为永王幕僚 。在官军收复宣州的鼓舞下 , 已经60岁的李白不顾年事已高 , 决定再次投军扫除东南之乱 。他来往于金陵、宣州间 , 有《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 。李白欲投李光弼军未果 , 写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 , 懦夫请缨 , 冀申一割之用 , 半道病还 , 留别金陵崔侍御》 。此次投军未果 , 既可说是怀揣报国之志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最后一次自我请缨 , 也可说是李白从政之路的最后一次尝试 。随后 , 李白即返回当涂县其族叔李阳冰处 , 并于第二年卒 , 葬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山 , 后移墓地于青山 。
【李白晚年为何被判流放夜郎:在帝位之争中站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