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致远号给我们留下历史的剜心之痛!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 。121年前,北洋舰队有四艘战舰沉没在甲午海战交战区,它们是致远、经远、超勇和扬威舰 。这“丹东一号”沉船位于鸭绿江口西南约50公里海域,所在地曾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时的交战海区 。对于“丹东一号”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 。2013年11月、2014年4月,两次开展调查工作,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沉没战舰为重点,发现了一艘疑似清北洋水师的沉舰,由于对该沉舰的具体身份尚不十分明确,故将其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
随着“丹东一号”身份被确认为致远舰,为期两年的水下调查阶段结束 。10月4日,考古队将正式启动致远舰身份确认后的首次水下发掘行动 。据悉,现在已有100多件沉船相关文物被打捞出水 。主要分为3大类,即船载武器、船体构件以及船员生活用品 。对于此前“丹东一号”究竟是不是“致远”舰?考古发现的机枪炮能否解开沉船之谜?随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正式启动,沉船的真实身份成为关注焦点 。如今,对于国家考古人员去年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的疑似中日甲午海战沉没战舰被确认为清朝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这121年前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

虽长眠水下多年,他与这艘铁甲战舰却始终被国人视为民族不朽的丰碑 。日前随着“丹东一号”被确认为致远舰,邓世昌、致远舰乃至整个北洋海军,再度万众瞩目 。有历史资料显示,这致远舰又称钢壳巡洋舰(也称防护巡洋舰或者穹甲巡洋舰),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造价84万5千两白银,于1887年完工,并在当年11月运回中国 。1894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激战五小时弹尽且受重创后,管带邓世昌欲冲撞日舰吉野与之同归于尽,但被日舰击沉,同舰官兵246人同殉职,邓世昌与其爱犬同沉 。仅7人获救 。
其实,对于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建设北洋水师初期,主要通过中国海关总司英国人赫德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购舰 。最先购入的是作近岸防御的小吨位炮艇,也被称作“蚊子船” 。后来购入两艘可作远洋作战的超勇号及扬威号快速巡洋舰 。不过在购买超勇及扬威时,李鸿章对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满意 。于是在订购更大型的铁甲舰时,改为向德国伏尔铿船厂购买,所建二舰即定远及镇远 。及后李鸿章以尚余之款项,再向伏尔铿购置一巡洋舰,即为济远 。中法战争后福建水师被歼,李鸿章得到批准再向外购买巡洋舰四艘 。最初属意由伏尔铿按济远再造四舰 。不过此时清政府朝野中对济远传出各种非议 。

而相对于英国,德国当时仍属海军建设后起之辈,济远的型式为“穹甲巡洋舰”,本来是英国海军的新式设计 。而济远为伏尔铿首次制造此类战舰 。经过一轮的争议后,最后决定四艘巡洋舰建造合约分别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及德国伏尔铿各得其二 。德国伏尔铿改为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即经远及来远 。而由英国建造的二艘仍为穹甲巡洋舰,即致远及靖远 。致远及靖远及分别于1886年9月及12月下水,1887年7月建成 。北洋水师派出军官及水兵,到英国船厂所在纽卡素对舰只测试,然后连同在德国完工的经远及来远,于当年9月中一同开回中国 。途中由英人总教习琅威理为统领,致远管带为邓世昌,靖远管带为叶祖珪 。各舰于12月抵达厦门,正式加入北洋水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