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曹魏皇权的衰亡与司马懿的最终抉择( 五 )


七、曹魏皇权的衰亡
我们常常把曹魏帝国的灭亡 , 归于了司马懿的道德、忠诚之上 。但我们常常忘了 , 即使没有司马懿 , 曹魏帝国皇权也会无疾而终的 。因为魏明帝留下的权力格局 , 显然存在一个无可克服的缺点 , 那就是执政大臣不断扩张权力之时 , 谁来制约呢?曹爽以普通人的智慧、勇气 , 一旦成为执政官员 , 帝国的主要权力都会不断落入他的亲信、弟弟们手中 。这种事情能出现 , 本身就证明曹魏帝国的皇权衰亡已无可避免的 。
以曹爽的权势 , 以曹爽权势扩张的趋势去看;如果曹爽不被司马懿打败 , 曹爽真会把手中的权力主动交还给皇帝吗?如果我们不是把政治当童话去看 , 就应该知道这种可能性等于没有 。从这层意义上 , 曹魏帝国皇权的衰亡已无可避免了 。一切仅仅是看由谁来做这件事了 。曹爽失败了 , 所以这个“历史重任”自然不会由曹爽来完成了 。问题是 , 如果曹爽没有失败呢?随着曹爽权势的扩张 , 恐怕最后也是“曹爽之心 , 路人皆知”了 。我们常常把曹魏帝国的灭亡 , 归于了司马父子的道德、忠诚之上 , 但我们显然忘了 , 如果曹爽不失败 , 那曹爽也会成为曹魏皇权的掘墓人 , 仅仅是帝国也许不用换国号罢了 。曹魏帝国的灭亡 , 仅仅是因为帝国执政官员在权力、影响上越来越大了 , 执政官员渐渐成为一个可以皇帝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皇帝之上的职务 。在这种背景下 , 任何一个人处在了执政官的地位之上 , 都会希望帝国围绕着自己去旋转 。
曹爽的智慧、勇气都很一般 , 但处于执政官的地位 , 曹爽都能让皇帝年满十八岁后还无法参与帝国军政大事 。帝国执政官员的权力变得如此巨大之时 , 那帝国皇权还能有什么好的前途吗?司马懿打败曹爽 , 并没有改变帝国既有的权力格局;司马懿打败曹爽 , 仅仅是司马懿占据了曹爽从前的执政官地位 。从前是皇帝高高在上 , 曹爽决定着帝国的大事小事;现在是皇帝高高在上 , 司马懿决定着帝国的大事小事 。帝国的权力中心 , 已开始一步步从皇帝那里向执政官员那里滑落 。这绝不是司马懿父子的道德、忠诚决定的 , 而是因为曹魏帝国的权力重心已开始偏向了执政官员一边 。即使司马懿父子被别人打败了;曹魏皇权也注定是要衰亡的 。因为我们可以想一下 , 一个人如果能打败司马懿父子;那以他们这种实力、功劳 , 他们如果不去当帝国新的执政官员 , 谁还敢当帝国的新执政官员呢?
我们也可以再想一下 , 一个人在打败司马懿父子之后 , 成为帝国新的执政官员之后 , 他们还会真正听皇帝的话吗?从这层意义上 , 魏明帝所留下的政治格局本身就问题;因为帝国的权力已注定要从皇帝那里向执政官员那里转移了 。这一切并不会因为执政官员的道德、才能而有所改变 。改变这种趋势的方法也许只有一个 , 那就是皇帝利用自己手中的力量打败执政官员 。问题是 , 皇帝显然缺乏这种能力;因为在皇帝私人亲信力量(皇族、外戚、太监)弱小的背景下 , 皇帝想打败执政大臣(曹爽)就只能依靠司马懿等军政大佬 , 皇帝想打败新的执政大臣 , 就只能依靠司马懿之外的军政大佬 。而这种做法 , 实际上不过是前门驱狼后门入虎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