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是神奇的破案高手吗?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 , 他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 是清官的杰出代表 , 人们习惯称他为“包公”或者“包青天” 。九百多年来 , 有关包公的传说实在太多 , 他的口碑之好 , 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那么 , 在这些传说中 , 究竟哪些是真的 , 哪些是假的呢?他真的是父母早亡 , 由嫂子抚养成人的吗?他真的铁面无私 , 毫不留情地铡死了侄儿包勉吗?他真的审理过“狸猫换太子”这样离奇的案件吗?
【包公是神奇的破案高手吗?】包公本名包拯 , 字希仁 , 死后谥号为“孝肃” , 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 自幼聪颖好学 , 深受父母的宠爱 。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 , 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 , 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 , 其实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
网络配图
包公在人们心目中 , 是一个断明了很多冤案错案的出色侦探形象 。现存的元代公案戏有18种 , 包拯一人就占了11种;明代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有13种 , 反映包拯破案的也有8种 。正是戏曲小说的这般大肆渲染 , 才使包拯从一个尽职尽责的封建清官变成了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破案能手 。历史上的包公 , 其实远非传说中的那样神奇 , 只是他为百姓办实事 , 所以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与拥护 。
不能否认 , 包拯确实破获过一起盗割牛舌的案件 。包公在天长县任知县时 , 一个农民来告状说有人偷割了他家耕牛的舌头 。当时宋朝的法律严令规定 , 民间私杀耕牛是犯法的 , 要受到重责 。但是包拯对那农民说回家把牛杀了 , 自己留一点吃 , 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 。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 。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 , 包拯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 , 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 , 只得如实招供 。这个人怎么也没有想到 , 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 。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 , 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
令人遗憾的是 , 在宋朝史料中 , 只记载了包公类似“断割牛舌”这样的几件小案 , 关于他如何成为“日断阳 , 夜断阴 , 三口铜铡泣鬼神”的破案高手 , 宋朝史料中并没有记载 。后代耳熟能详的推断明了、察识细微、判决恰当、结案迅速的大案要案 , 大都是来自于晚明时期的《龙图公案》一书 。此书记录了包拯审理的案子共百余起 , 但是据有关学者考证 , 在这100多起案子当中 , 很多是不可靠的 , 其中有22例是抄自《海公案》的 , 借用他书的20例 , 不知出处的有37例 , 完全传说下来的8例 。也就是说 , 包公成为福尔摩斯式的破案高手 , 应该是后人演义出来的 。
网络配图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 , 也曾刻苦读书 , 所以在他29岁时 , 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 。按照宋朝规定 , 考取进士之后 , 便可以做官 。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任职 。但当时包拯父母亲年事已高 , 按照“父母在 , 不远游”的古训 , 应该尽孝奉养双亲 。因而包拯请求回到安徽 , 在和州做官 。后干脆弃官在家奉养父母 。在家孝敬父母多年、时年39岁的包拯 , 直到双亲去世 , 守丧期满 , 才出任天长县知县 , 3年后又到端州任知州 。这种封建孝道 , 深受家乡人的称道 。近年 , 在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 , 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12字 。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 , 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包拯对公务兢兢业业 , 受到百姓的普遍称赞 。这就是说 , 包拯中进士后 , 也没有来得及审理多少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