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明朝时期太监擅权,为什么到清朝就不行了?

每当我们提到古代的太监们 , 总会引来人们的憎恶 。两千多年的帝制历史中 , 先后涌现了无数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名太监 , 但这些太监清一色都是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之辈 。前有赵高 , 后有李辅国 , 再到后来的刘谨、魏忠贤等人 。能在历史里留下名字的太监 , 没有一个不是才智过人之辈 , 可惜他们走上了为非作歹的道路 , 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的观念在中国影响深远 , 古代更是如此 。在笔者看来 , 绝大数太监不是为贫寒所迫 , 他们绝对不愿意净身入宫当太监的 , 比如晚清大太监李莲英就是因为生活所迫才阉割当了太监 。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个现象 , 为何清朝没有太监擅权的现象?
可能有人会说 , 这是清朝统治者吸取了明朝教训的结果 , 这是有道理的 。大家要记住一点 , 如果看到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清宫剧中看到太监 , 这是虚构的 。在满清入关之前 , 后金政权里是没有设置太监的 , 入关后 , 满清决定部分仿照明朝的旧制 , 在宫中使用太监 。
虽然使用了太监 , 但对这个群体的警惕性很高 , 首先对人数做了最为严格的控制 , 明朝时宫中太监群里最少有2万人 , 而顺治帝仅仅使用了1000名太监 。不仅如此 , 顺治还对这些太监作了严格要求 , 不能丝毫干涉朝政 , 绝不允许将宫中之事透露给宫外 。
顺治帝觉得控制太监人数还不够 , 顺治十二年他在宫中专门设立了警示铁牌 , 再次警告各级太监不许干涉朝政 , 否则凌迟处死 。“此辈性情与常人异 , 只足备宫中使令耳 。天下大权唯一人操之 , 不可旁落 , 岂容假之此辈乎 。”康熙即位后 , 对宫中太监人数进一步打压 , 只保留700人 , 不过雍正即位后 , 太监人数增加到2000人 , 太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
乾隆即位后 , 开始整顿雍正朝的太监们 , 将势力较强的太监们一一处死 。另外 , 清朝的皇帝就职业素养来说 , 都是非常敬业的 , 他们恪守祖训 , 对太监一直防备 。因此 , 在清朝前后的两百多年中 , 清朝有名气的太监极其罕见 , 即使到了清朝末期 , 太监们干涉朝政的现象也没有出现 。即使后来慈禧太后宠信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 , 但是清朝大厦将倾 , 有没有这些太监意义也不大了 。


【历史上在明朝时期太监擅权,为什么到清朝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