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的会是灾年吗?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的会是灾年吗?

文章图片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的会是灾年吗?

文章图片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的会是灾年吗?

今年的夏至是在阳历的6月21号 , 紧接着6月22日就是端午节 。
通常情况下 , 夏至节气是在端午节之后的 。 很显然 , 今年的端午节很不一般 , 端午节在夏至之后了 , 两者的顺序倒过来了 。

从农历来看 , 端午节的时间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时间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 两者之间通常相隔10到20天 。
举个例子 , 2021年的端午节是6月14日 , 夏至是6月21日 , 端午在前 , 夏至在后 。
至于为什么今年的端午节会来得比较晚 , 完全是“闰二月”的原因 。 两个农历二月 , 也就导致农历的时间整体往后推迟了 。
闰月特指农历每二至三年增加的一个月 , 这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 , 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 , 每2~3年置1闰 。
古代曾采用十九年置七闰的闰周 , 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 , 采用无节令月置闰 , 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 同等的重要 。 由此也可以推断出 , 端午节是很隆重的 。

如此盛大的一个节日 , 又遇上了“24节气”的夏至 , 在那个“看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里 , 被格外重视 。
民间有俗语:“夏至端午前 , 必定是灾年” 。
从字面上表达的意思来看 , 理解起来并不难 。 老祖宗说的是:但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的时候 , 也就预示着这一年会是灾年 , 粮食收成不好 。
至于其中的原因 , 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 老祖宗在实际生产中 , 根据大自然的气候变化 , 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 , 虽然有地域限制 , 但也可以作为农事生产的参考 。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如果夏至节气在端午节之前 , 也就预示着接下来的气候会是少雨干旱的情况 。
这对于生长旺盛的农作物而言 , 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 因为此时的庄稼正需要雨水的滋养 , 才能颗粒饱满 。 相反 , 则会大量减产 , 对于农民伯伯而言 , 也就意味着全家人要饿肚子了 。

至于这个说法到底可不可信 , 我们可以从历史记载和一些其他民间谚语中找寻答案 。
从历史上看 , 夏至出现在端午节之前 , 并不一定意味着今年就是灾荒年 。
【|“夏至端午前,必定是灾年”,今年端午节不一般:真的会是灾年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 夏至和端午节在时间上的关系并不稳定 。 例如在唐代 , 夏至和端午节的时间差距就曾经达到过十多天 。
而即使夏至和端午节的时间关系固定下来 , 也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这种关系与灾害有必然的联系 。 因此 , 单纯从历史角度来看 , 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

从民间流传的农谚来看 , 大多并没有明确表示会是灾荒年 。
例如 , “夏至节前雨 , 丰年祈保康”、“冬至不冷年 , 夏至不热天” , 这些谚语都是以夏至为起点 , 但都只是表明了一种趋势 , 并不是绝对的规律 。
同样 , 端午节的习俗也与灾荒无关 , 例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健康 。

总之 , 夏至出现在端午节之前 , 并不能说明今年就是灾荒年 。 历史和民间俗语都没有明确表明这种说法的正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