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家代表人物:大良造公孙衍,在史上曾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纵横家代表人物:大良造公孙衍,在史上曾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1、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人是公孙衍 。前334年 , 魏国已经千疮百孔 , 国力衰退 。于是 , 公孙衍就想拉拢别的国家 , 靠联合出击取胜 。他首先找到齐国名将田朌 , 动员他出兵一起进攻赵国 , 还说只要出兵五万人 , 就可以很快打败赵国 。
2、公孙衍 , 名衍 , 在阴晋邑出生 , 曾仕魏 , 任犀首之官 , 人因以“犀首”称之 , 是战国时期魏国人 , 和张仪同期 , 于秦国为官 , 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 。《史记》有公孙衍传 , 系附于张仪传 。《战国策》也只有几条零星的记载 。
3、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 333 年)在 秦 , 为大良造 , 后居魏 。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主张诸 国合纵抗秦 。公孙衍于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 333 年)在秦 , 为大良造 , 后居魏 。
4、公孙衍 , 战国时期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 , 曾仕魏 , 任犀首之官 , 人因以犀首称之 。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纵横家 , 和张仪同时 , 于秦国为官 , 是张仪的连横策略的主要对手 。
5、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是合纵的创始人 , 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
发起五国相王的魏国,公然称王是为了自保吗?
1、再过两年 , 魏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 , 发起五国相王 。这五国是:韩、赵、魏、燕、中山 。魏国这样提出问题 , 是为了组织以自己为核心的联合阵线 。燕国虽大 , 但力弱 , 还容易说话 。

纵横家代表人物:大良造公孙衍,在史上曾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文章插图
2、公孙衍于前323年发起“五国相王” , 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 , 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 , 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 。
3、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 , 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 。战国早期 , 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吴国、越国僭越称王 。
五国相王是哪五国呢?你认为在当时他们有哪些影响呢?
那么 , 五国相王中这5个国家分别是魏国 , 赵国  , 韩国 , 燕国 , 中山国。也就是这5个国家的君主想要称王 , 当时这5个国家 出现了互相称王的现象 , 最后的胜利者是魏国。
在五国相王中 , 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这五个诸侯国互相称王 , 并且承认其他诸侯国的王爵 。不过 , 需要注意的是 , 在五国相王后 , 齐国对于中山国的王号不满 , 曾试图联合燕国、赵国攻击中山国以迫使其去王号 。
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 , 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 。战国早期 , 各诸侯国之中仅有楚国、吴国、越国僭越称王 。
五国相王存在的目的是来对付秦国 , 这五国主要是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五个国家 。在五国相王之后 , 意味着周天子的权利也彻底没有了 , 这也预示着东周王室的逐渐灭亡 , 是彻底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