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明清格局:马士英真的有如此巨大的能力

马士英是谁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时局动荡,一位以诗词歌赋著称的人物,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这个人就是马士英 。马士英是谁,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能力,左右明清之际的时局呢?


【改变明清格局:马士英真的有如此巨大的能力】马士英的画像
马士英是贵州贵阳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91年 。在他25岁的时候,和阮大铖一起通过了科举的会试 。三年之后,被授予南京户部主事,开始进入仕途 。直到崇祯年间,被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但不久之后,他被人告发贪腐,罢了官 。
马士英在罢官之后,又遇到了和他同榜进士阮大铖,两个人成为了好朋友 。其后阮大铖由于支持东林党人周延儒入阁有功,被重新举为仕人 。但是由于东林党内部的反对,阮大铖只好推荐马士英取代自己的位置 。
不久之后,李自成大军攻克北京,又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清军入关 。由于战火还没有蔓延到南方,南方因此亟需再立新君,以图光复 。因此在马士英等人的支持下,小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为弘光帝 。马士英由于拥立有功,被进为内阁首辅 。
马士英为了报答当年阮大铖的举荐之恩,因此在弘光帝面前保举了阮大铖,两个人一起把持朝政 。至于马士英在南明任职期间的功过是非,历史上的说法很不一致,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奸臣,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臣 。但无论如何,在后来清军南下的过程中,马士英并没有像阮大铖一样卖国求荣,因此无关是忠奸,顶多也只能算是一个权臣 。
弘光元年,清军南下,攻克扬州,尽屠八十万之众 。南方闻风丧胆,开城投降,弘光帝出逃至芜湖,被清军捕杀 。阮大铖贪生怕死,投降了清军 。那么马士英去了哪里呢?马士英是谁,当然不会随便投降,他率领残余势力南下,盘踞在江浙一带,多次和清军交战,最后牺牲 。
马士英是好人还是坏人
马士英是好人还是坏人,一直是研究明末清初历史的学者争论的问题 。判定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首先最主要的,当然是要看他干的事情都是些好事还是坏事 。


戏剧《桃花扇》中的马士英和阮大铖
首先来看一段发生在多铎和黄端伯之间的对话 。清兵南下,南京的一些重要官员,如钱谦益、赵之龙等人都打开城门投降 。唯有黄端伯不投降 。多铎问黄端伯说,你以为弘光帝是个什么人,你想为他殉节?黄端伯说,皇帝圣明 。多铎又问,那你认为马士英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黄端伯说,是忠臣啊 。多铎说,像他那样的人也可以被称为忠臣?黄端伯说,马士英直到现在也没有投降,当然是忠臣 。他指着那些已经投降清军的南明官员说,他们才是不忠不孝的人!
虽然以上这段话,有黄端伯和多铎作对的意思 。但是从中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在黄端伯的眼里,马士英比钱谦益、赵之龙那些投降派的人士实在强太多了 。
马士英曾经为张溥丧事奔波一个多月 。而马士英和张溥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关系 。曾经张溥和阮大铖一起,是拥护周延儒入阁的重要人物 。后来周延儒入阁,要对阮大铖报答,但由于复社成员的反对,因此阮大铖让马士英代替了自己的位置 。因此马士英和张溥之间的关系,是隔了阮大铖一层 。但在张溥死后,马士英能够为他的丧事奔波一个多月,足见其江湖豪气,是个重义气,重情义的人 。
在回到之前清军南下的时候,钱谦益投降了,阮大铖投降了,唯独马士英没有投降 。马士英干什么去了呢?他在浙江一带,组织抗清实力,和清军进行斗争,直到最后,马士英壮烈殉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