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明朝科举场上的作弊手法有哪些?( 三 )


网络配图
一定程度上说 , 科举是底层民众向上层社会流动、中上层试图保持及扩大其相应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 甚至是唯一的途径 , 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考定终身 , 所以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 , 甚至倾家荡产去赢得科举考试的胜利 。
另外 , 根据郭培贵、钱茂伟等人的研究 , 自成、弘以后 , 科举的录取率不升反降 , 录取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四 , 与明前期不可同日而语 。录取率下降 , 并不在于录取人数的减少 , 而是因为明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繁荣 , 使得接受教育的人群规模日益扩大 , 应试者随之增多 , 相应拉低了录取率 , 这也意味着科举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为了应对此种情形 , 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 包括舞弊 , 尽管这是不被提倡和认可的 。所以 , 只要社会上升的渠道单一 , 科举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没有改变 , 企图浑水摸鱼的舞弊行为就难于禁绝 。当然 , 想要对舞弊行为的发生进行全方位的阐发 , 还需结合社会、政治环境 , 文化传统甚至个人素养进行深入的分析 。
【揭秘:大明朝科举场上的作弊手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