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无大将为什么蜀国的大将几乎都死的早】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让一位传奇的大将军,被无限贬低着 。为什么“蜀中无大将”,三国时期蜀国人才的凋零,或者说蜀国的大将死的早,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我们所知道的蜀国有名的文臣武将,文臣:诸葛亮、法正、庞统、费祎、蒋琬、黄权、刘巴、糜竺、董允、董和、费诗、马良、马谡、邓芝、秦宓、向宠、简雍 、孙乾、伊籍、李丰、杨仪;武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马岱、魏延、姜维、王平、孟获、刘封、廖化、关兴、关平、张苞、赵统、赵广、周仓、马岱、李严、严颜、张翼、 张嶷 、李恢、吴懿、 吴班 。
网络配图
从我们诸葛丞相前后出师表也可以看出,还有大量的将领:郭攸之、董允、向宠,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李服、宗预、杨颙、李邵、 马齐、 李邈、姚伷、王连、张裔、向朗、杨仪、蒋琬、赖厷、董厥、董恢、夏侯霸等 。
但是从结果来看,蜀国的这些将帅短命的很多,而且往往像关兴,张苞那样死的年轻,可谓是英年早逝 。连五虎上将的马超和黄忠二人,在进入益州之后,也死了 。四十七岁就病死了的马超绝对是个令人扼腕的人物,这位纵横西北的将军体魄强健,惯于征战,怎么会早早就死了呢?黄忠人称老将,其实死 的时候不算老,而是出名晚,定军山之战后两年就死了,以老爷子两年前还能冲锋陷阵,刀劈夏侯渊而言,按理说真不该死得这样早啊 。
如果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蜀中无大将”局面,蜀国英年早逝的将领具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夭逝的极少西川本地人,比如马超是西凉人,黄忠是长沙人,而西川本地人多长寿,如谯周;(2)多在入川或者进入汉中短时间内去世,比如诸葛乔,关兴,法正都是在汉中参加征战后不久死;(3)早期跟随刘备的将领比如赵云,陈震等都是长寿 。
原因除了归咎于医学不够发达似乎有些不全面,真正的原因有三个:
网络配图
第一,是蜀地独特的湿热气候
蜀地气候湿热,日照时间短,自古有“瘴气”的说法,风湿等疾病的自然发病率比较高,蜀汉时代还没有花椒等食物帮助蜀人驱风去湿,其本地居民对这种气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来自北方凉爽地区的人员,用中医的说法在这种气候下容易蕴育“热毒”,而造成疾病 。从干燥半沙漠的西北而来,马超闹不好就属于不能适应这种气候的类型 。
第二,四川的井盐
孙权曾经有过考虑用盐卡蜀国的脖子,后来发现根本没戏,因为四川有井盐 。要说四川的井盐可是好东西,这玩意儿质量极佳,还能出口,是蜀国的换汇产品,蜀国最好的盐井在自贡 。问题是当时荆楚西北等地,食盐缺乏,基本都是“淡食”,盐当宝贝用呢,突然进了蜀中,发现可以有这样多这样好的盐,不免摄入过多,引发动脉硬化,心脏病的概率就高了,跟着刘备入川的将领里面,多有和刘备前后脚去世的 。
从微量元素的摄入角度,井盐和海盐也有很大区别,比如碘的含量高,硫酸根的含量低,钙离子的含量低,等等,造成蜀国外来人员微量元素不平衡,影响健康的可能,是存在的 。
网络配图
第三,汉中的水
汉中的水,锶,铊等的含量比较高 。蜀国北伐,武将多从蜀中调到汉中几年,就染病身亡,不久早逝,比如诸葛乔,关兴等 。诸葛亮本人,从疾病特征看是胃癌,莫非也和饮水有关? 如果汉中的水普遍如此的话,蜀国大批文武早逝就有依据了,所以才造成“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
- 武则天墓葬惊天秘密武则天墓为什么不挖
- 为什么草甘磷没有药效
- 为什么说安徽有两个省会
- 秦始皇后宫嫔妃为什么在史书上集体失踪?
- 揭秘:三国名臣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 薄皇后怎么死的薄皇后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废的
- 项羽为什么宁死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吗
- 58同城为什么修改不了信息
- 52书库为什么显示没有网络连
- 葡萄踩果后为什么要打波尔多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