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权如何巧妙化解甘宁与凌统的仇怨呢?( 二 )


至于凌统一再向甘宁寻衅发难 , 孙权自始至终都没有责怪过他 。这恐怕是孙权换位思考的结果 , 他自己也背负过丧父之痛 , 日夜期盼能尽快报仇 , 以告慰亡父的在天之灵 。而凌统呢 , 仇人就在眼前 , 却不能报仇 , 这种悲恨至切的杀父之仇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 , 所以孙权非常理解凌统的心情和所作所为 。
正是由于孙权始终坚持公正对待 , 不厚此薄彼 , 让甘宁和凌统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同样的信任、爱护和尊重 , 才逐步地为以后的化解做好了铺垫 。
方法之三:坚持谆谆开导 , 善于把握化解时机 。
孙权心里明白 , 对这样难解的纷争进行调停 , 使双方解除心里的“疙瘩” , 需要一定的时间 , 有可能是很漫长的时间 ,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 持之以恒 , 才能取得成功 。
网络配图
由于凌统念念不忘杀父之仇 , 孙权总是从大局观念和“一家人”情谊这些角度出发 , 语重心长地劝说凌统:“兴霸射死卿父 , 彼时各为其主 , 不容不尽力 。今既为一家人 , 岂可复理旧仇?万事皆看吾面” 。在凌统不肯罢休地挑起了第二次冲突后 , 孙权又对凌统说:“吾常言二人休念旧仇 , 今日又何如此?”从此可以看出 , 孙权一直在循循善诱地开导凌统 , 将调停进行到底 , 使其彻底解开仇恨的“心结” 。
后来 , 最佳的转机终于降临了 。合肥之战中 , 凌统遭敌暗算 , 眼看就要命丧敌手 。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 , 甘宁毅然甩开个人恩怨 , 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 救了凌统一命 , 这是真正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细心的孙权通过甘宁这一“见义勇为”的瞬间表现 , 看到了甘宁令人敬佩的高大人格 , 也发现了可以使纷争朝着和解方向转机的“关节点” , 这正是化解他们纷争的最佳时机 , 良机不可失 , 决定趁热打铁 , 因势利导 。所以 , 当凌统回寨向孙权道谢时 , 孙权马上不失时机地说:“放箭救你者 , 甘宁也 。”面对甘宁的救命之恩 , 凌统深受感动和震撼 , 立刻向甘宁顿首下拜:“不想公能如此垂恩!”
甘宁的角色在一瞬间又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凌统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 , 变成了凌统的救命恩人 , 并从此成为凌统的生死之交 。
这起困扰了孙权数年的纷争 , 终于得以化解 , 取得了双方主动和解的最佳效果 , 孙权的调停工作也拉上了圆满结束的大幕 。
正是:甘凌积怨不易解 , 吴主居中巧斡旋 。
把握转机善引导 , 以和为贵释前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