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生物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二 )


【怎样使用生物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3.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 ,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越冬病菌到第2年6~7月份大量产生分生孢子 , 借雨水溅射到空气传播进行初侵染 , 病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 使病害逐渐蔓延扩大 。从梅雨季的后半期开始到9月份之间的高温时期 , 特别在25~30℃的高温多湿季节发病重 , 平畦蔓灌和重茬连作地栽培和丽红达娜等感病品种发病重 。

怎样使用生物杀菌剂防治草莓灰霉病?

文章插图
4.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如新明星、华东5号、10号等 。(2)植前摘除种苗病叶烧毁 , 并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20分钟 , 待药液晾干后栽植 , 可减少翌年发病病源 。(3)田间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 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 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 , 或27%高脂乳剂200倍液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10天1次 , 连喷2~3次 。
二、草莓细菌性叶斑病
1.分布为害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首先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发现 , 现已在美国的其他地区及澳大利亚、委内瑞拉、意大利、新西兰、巴西及希腊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叶片 , 果柄、花萼、匍匐茎上地常有发生 。
2.病原及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草莓角状叶斑病 , 病原et King 。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 , 属细菌 。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 , 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 , 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 。病斑照光呈透明状 , 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 。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 , 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 , 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 , 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 , 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 。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
3.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 。病原菌在种子或土壤里及病残体上越冬 , 播种带菌种子 , 幼芽在**即染病 , 致幼苗不能出土 。有的虽能出土 , 但出苗后不久即死亡 。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 。病菌先侵害少数薄壁细胞 , 后进入维管束向上下扩展 。发病适温25~30℃ , 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
4.防治方法 (1)通过检疫 , 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2)清除枯枝病叶 。(3)减少人为伤口 , 及时防治虫害 。(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 , 对水150千克 , 拌入1500千克细土**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 。(5)加强管理 , 苗期小水勤浇 , 降低土温 , 雨后及时排水 , 防止土壤过湿 。(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 , 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 , 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 , 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 , 隔7~10天1次 , 连续防治3~4次 。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
三、草莓褐角斑病
1.分布为害 草莓褐角斑病亦称草莓角斑病 。在我国深圳等部分草莓产区发生 , 主要为害叶片 。
2.病原及症状Desm et Rob 。称草莓生叶点霉 ,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在叶片初侵染处生暗紫褐色多角形病斑 , 扩大后变为灰褐色 , 边缘色深 , 后期病斑上有时具轮纹 , 病斑直径约5毫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