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是大用吗?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

刘备在临死之前 , 曾经对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因此 , 人们在探讨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时 , 往往都认为是诸葛亮“大用” 了马谡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 , 认为让马谡去守街亭 , 并不是什么“大用” , 而是“错用” 。因为马谡之才不在冲锋陷阵 , 而一个小小的街亭守将也算不上高级取务 。把“错用”说成“大用” , 实际上是为诸葛亮减轻责任 。那么 ,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到底是“大用”还是“错用”呢?
一、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
诸葛亮得知孟达兵败被杀 , 司马懿与张郃引兵出关的消息 , 十分震惊 。他当时断定:“今司马懿出关 , 必取街亭 , 断吾咽喉之路 。”于是便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 ”这时参军马谡抢先说道:“某愿往 。”诸葛亮说:“街亭虽小 , 干系甚重;淌街亭有失 , 吾大军皆休矣 。汝虽深通谋略 , 此地奈无城郭 , 又无险阻 , 守之极难 。”又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 , 乃魏之名将 , 恐汝不能敌之 。”马谡坚持要领此任 , 诸葛亮便与他立了军令状 , 拨绐五千精兵 , 派去把守街亭 。
司马懿领兵来到街亭 , 见蜀兵在山上下寨 , 便大驱军马 , 一拥而进 , 把马谡下寨的山坡团团围住 , 并截断了汲水道路 。山上无水 , 军不得食 , 蜀兵大乱 , 纷纷下山降魏 , 马谡一时禁止不住 。司马懿又派人沿山放火 , 马谡只得丢下街亭 , 带领残兵突围奔逃 。


二、是不可大用 , 还是不可错用
刘备在临终之前 , 曾经问过诸葛亮:“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诸葛亮说:“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刘备说:“不然 。朕观此人 , 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 丞相宜深察之 。”(见第八十五回)
俗话说:“鸟之将死 , 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 其言也善 。”然而 , 刘备在临死之前却偏要绐马谡留下“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这样一句坏话 。刘备自己也许不知 , 就是他所下的这个结论 , 竟成了对马谡的最终判决 。可见 , “人之将死”之时 , “其言”也有“不善”之处 。
多少年来 , 人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刘备“不可大用”这句话的真实性 , 他们认为马谡失了街亭 , 完全是诸葛亮“大用”了马谡 。毫不客气地说 , 诸葛亮在对马谡的使用方面的确出了毛病 , 但是 , 他的毛病并是“大用”了马谡 , 而是“小用”了马谡 。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关于马谡“不可大用”与“不可小用”这两种不同的认识 。
1.言过其实 , 不可大用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 , 马谡都应该对街亭失守负有直接的责任 , 因为他在守街亭的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主观上的失误 。其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是大用吗?马谡失守街亭的故事】第一、他对自己估计过高 , 对困难估计不足 。
在马谡主动请命的时候 , 诸葛亮已经将守卫街亭的两大困难交待得非常清楚 。守卫街亭的第一大困难是:“此地奈无城郭 , 又无险阻 , 守之极难 。”守卫街亭的第二大困难是:“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 更有先锋张郃 , 乃魏之名将 , ”当时 , 马谡只是把街亭看成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 , 而对于把守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的困难程度 , 显然估计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