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门女将蒙骗中国千年的秘密99%人不知

许多传说非常美丽,比如有关杨门女将的一切,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兴趣,以至于我们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 。但历史也常常跟我们开玩笑,往往我们深信不疑的“事实”,其实不过是几百年来被不断充实的一段美丽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杨家女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段美丽的“假历史” 。统领欧洲盟军战胜法西斯德国的蒙哥马利元帅,上世纪60年代初访问中国 。外事活动之余,他对中国方面安排他看的一出京剧《杨门女将》大惑不解 。通过翻译,蒙哥马利元帅提出质疑,认为女人当元帅不可能 。中方工作人员年轻气盛,同时也因为他个人对杨门女将的故事深信不疑,遂回敬了一句:“怎么不可能,你们的女王不就是三军统帅吗?”事后这位工作人员受到了严厉批评 。
网络配图
很显然,除了犯有外交礼仪上的错误之外,这位工作人员还和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一样,相信杨门女将于史有证,从而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一个误区 。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杨家将的谱系是这样的:第一代,金刀令公杨继业,继业有8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名杨延昭,又名杨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广,文广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怀玉 。
这些印象都可靠吗?
我们的看法是:
杨继业历史上真有其人,但民间盛传的他与潘仁美之间的恩恩怨怨却大多是假的 。
杨业与潘美(小说家笔下的“潘仁美”)并非有仇 。陈家谷口逼杨业进军,后又将接应部队撤走的人是王 而非潘美 。按《宋史·王 传》,王 字秘权,开封浚仪人,其父王朴,曾任后周枢密使,因上筹边之策而名噪一时 。
王虽系名门之后,本人也有战功,但其为人“性刚愎”,“以语激杨业,业因力战,陷于阵,坐除名,配隶金州” 。
那位在小说家笔下坏透了顶的潘仁美(潘美)并没有那么坏,至少,他在陈家谷口并没有算计杨业,更没有像通俗小说或电视剧里所描写的那样,按兵不动,射杀杨七郎 。
倘若说他在这次战役中有什么过失的话,那也仅是因为他误信了王 之言而已 。惟其如此,所以,宋太宗赵光义在事后处理参战人员时,仅把潘美降三级使用,而对负有主要责任的监军王坐则除名 。
真正的元凶不是潘美
从历史上记载的杨业之死来看,杨业是信任潘美的,他定下了分路出击且战且退的计谋,又甘愿以自己为诱饵保全胜利 。但王继承了监军混蛋的光荣传统,领兵冒进 。潘美最大的遗憾是,没能制约住王,让王成了主导这场失败战斗的临时主帅,最终毁掉了杨业用生命铸就的最后计谋 。战争过后,王被革职发配,潘美承担了治军不利的责任被降职三级 。究其原因,还是内阁不放心杨业这个降将,派来了多余的监军 。当这段历史被民间不断发酵,演绎成潘仁美借刀杀人的故事后,潘美开始了漫长的为内阁背黑锅的旅程,一直到现在 。
网络配图
杨业的死,从他半生在宋的对立国任职时就已埋下了伏笔 。潘美没有临阵夺掉王的兵权,这是监军制造成的恶果 。不能制与谋害杨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
这事过后,朝廷是如何处理和对待潘美的呢?《宋史》中说,杨业死后,“美坐削秩三等,责授检校太保 。明年,复检校太师 。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 。数月卒,年六十七 。赠中书令,谥武惠 。咸平二年,配享太宗庙庭 。”这,就是历史对潘美的公正评价和定论 。
潘仁美被塑造成了一个跟秦桧差不多的反面角色 。他公报私仇,处处陷害杨门忠将,致使杨继业战死沙场 。但这是演义,不是历史 。
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北宋人 。一开始就跟着宋太祖南征北战,忠心无二,战功赫赫 。那么杨继业的死真的是潘美的阴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