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

“层楼风雨暗伤春,烟柳斜阳独怆神;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作词人 。”这首七言绝句,道尽了辛弃疾一生的悲歌、忧愤、抑郁和哀乐 。爱国词人辛弃疾,是继北宋苏轼之后,又一豪放派大家,与苏轼并称“苏辛” 。
宋高宗绍兴十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当时北方已沦陷,他自小饱读诗书表现杰出,在祖父辛赞教以“不忘故国”的忠义之心陶冶下,“恢复中原”早已成为他生命的抱负 。因此,辛弃疾初出茅庐之际,就给人以传奇式英雄的不凡印象,有“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的赞誉!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弑熙宗自立,并大举南侵,进军长江北岸,后因金军内部大乱,完颜亮被杀 。当时山东沦陷区志士多乘机而起,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就带领二千余人投奔势力强大的耿京,协同作战,并劝耿京奉表归宋 。不料,耿京却遭到张安国杀害,辛弃疾悲痛地集合少数的忠义军,直驱张安国军营将其生擒,并号召上万士兵起而反正,直奔南方 。
辛弃疾生长于沦陷区,洞悉金人一统南北的野心,他屡次上书,主张以武力对抗金人,并且表明愿意为国家效力 。他曾积极提出对金人作战的重要议论如:“美芹十论”、“九议”等,还平定乱事,安定华中一带,为百姓带来安全的生活,树立朝廷的威望,然而南宋君臣多采取偏安政策,辛弃疾官小言轻,未被重视 。
辛弃疾为人秉性耿直负责,却屡遭人进谗,现实政治让他渐渐明白举朝上下人人恃和茍安,讳言抗金,举凡主战者皆遭贬谪,辛弃疾只得将满腔无法实现的壮志情怀寄托在“词”的文学创作中 。如《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流水何其有幸而能流过群山,自己何其无辜而饱受谗阻,壮志难伸 。
【一代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第一次的罢官的他,归隐江西上饶带湖,自号“稼轩居士” 。隐退带湖十年时间,博涉群籍,致使他胸有万卷,议论宏肆 。而置身水光山色之间的辛弃疾,并不能忘怀正处于飘摇危难的国家,他所做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句中流露出英雄悲壮激越,慷慨奋发之情可见一斑 。
第二次出仕仍未受到重用,不到三年又被罢退,这一退又是八年,不久,他的上饶住所遭回禄之灾,于是卜居铅山期思市之瓜山下,展开另一番人间桃源的退隐生活 。他常以杜甫与陶潜自比,也喜爱庄子而兴物外逍遥之趣,甚至将住所的重要建筑命名秋水观等 。这心境在《丑奴儿》中含蓄而深刻地表达出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第三次被启用的辛弃疾当时年事已高,但是他还是积极进取,想创立一番伟业,一偿报仇恢复夙愿,甚至还以年老思为赵用的廉颇自比 。于《永遇乐》中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壮语,真可说是“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最终一代词人却是抑郁而终 。
基本上,南宋当时的政治环境,自然不可能不影响词的思想与艺术,甚至词的发展道路也改变了 。南宋词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是辛弃疾为代表的主要词派,一是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派 。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利雄厚 。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旷词风,而又有所发展,以文为词,扩大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沈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说镕铸百家,自由挥洒,多采多姿,把词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其作品《稼轩词》余有六百二十余首,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他独创“稼轩体”,可谓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在他的影响下,当代逐渐形成了创作倾向大体相同的爱国词派,并绵延至南宋后期而余波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