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华山自杀时给长子立下了遗书:
你的祖母活着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让他高兴,孝敬她 。你的母亲是个不幸的人,也要孝敬她 。即使自己饿死也要养活两位上人 。不忠不孝之父渡边登 。
日本近代史上最明亮的一盏思想之灯,就这样在悲风苦雨中黯然熄灭了 。这一年,渡边华山年仅四十八岁 。
与渡边华山凄凉悲壮的死相比,林则徐也许略为幸运,却也同样掺杂着英雄末路的辛酸苦涩 。他早生于渡边华山八年,晚卒于渡边华山九年,享年六十六岁 。清道光三十年(1850),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迅猛崛起,清廷震骇,举国惶惶 。咸丰皇帝这才想起居家养病的先朝重臣林则徐,频频下旨要林则徐回京商讨对策 。“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而忧”,面对这份“圣眷隆恩”,饱经忧患且病痛缠身的林则徐早已心灰意冷,疲于应诏 。他索性采取拖延观望的办法 。可是这年的9月13日,道光又接连降旨,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严令立即“驰赴广西会剿” 。这时已逾六十六岁高龄的林则徐,接到这份最后通谍式的“上谕”,不得不于28日抱病“就道”,带病起程 。军情紧急,前方催迫不已,他当时只好痛苦呻吟着平躺在轿里,由他儿子林汝舟陪同,每日火速疾行百里,历经闽粤山关来到潮州 。林则徐本来身体就极度虚弱,加上日夜兼程,旅途劳累,不料引发心肺疾病,病情急剧恶化,于11月死在广东潮州普宁县 。
“可怜万里平戎策,都付萧萧暮雨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位当时分别代表自己国家最先进思想的人物,在世时都饱受打击,毁誉难分,可一旦撒手西去,人们好像顿时恍然大悟,发现了他们宝贵的价值,纷纷给予慷慨褒奖 。林则徐之死震动朝野,举国叹惋 。咸丰闻讯,不胜惊悼,特地颁发《御祭文》和《御赐碑文》,赠太子太傅衔,谥“文忠” 。悲泪难忍之际,年轻皇帝还情不自禁挥起御笔,撰写了一副笔调深沉,感情恳挚的挽联:
网络配图
【揭秘林则徐为何被骂民族的罪人】答君恩清慎忠勤,数十年尽瘁不遑,解组归来,犹自心存军国;
殚臣力崎岖险阻,六千里出师未捷,骑箕化去,空教泪洒英雄 。
而在日本,冬去春来,阴晴圆缺,渡边华山竟然由思想狂悖的幕府“罪人”,一跃成为精忠报国的近代“功臣”,成为日本人心目中光芒万丈的“神” 。随着皇国思想的泛滥,至二战时日本战败为止,渡边华山一直被作为“忠君楷模”而编入修身课的教科书,更被作为“勤皇护国烈士”、“大东亚护国之神”而供奉在华山神社,将渡边华山深邃闪光的思想都淹没在皇国思想之下 。一生落拓潦倒的渡边先生也许做梦也想不到,他有朝一日会享受如此隆重的“殊荣”吧?
英雄都付浪淘沙,逝者如斯总不归 。林则徐与渡边华山的命运缩影,何尝不是中日两国的国运定格?历史好比连续剧,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又来去匆匆 。我们用什么标准去评定其是非功过、成败兴亡?当时间的洪流喧嚣渐息,岁月之河雪尽江清之后,我们才得以走近林则徐和渡边华山真切的悲欢际遇,体味他们内心的纷争纠葛,拂去他们身上鲜为人知的尘埃,露其真容;也擦掉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唾沫,还其清白 。
二 日本也有个“林则徐”
翻开近代日本史,正是渡边华山登高一呼,第一个拉响了振聋发聩的警报,让日本国民从酣然昏睡中警醒过来 。渡边华山(1793-1841),德川幕府末期集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儒学家、兰学家、画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似学者,是近代日本一位学贯东西、慧眼如炬的国宝级人物 。他与林则徐一样出身清寒,同属吃苦耐劳且天姿聪颖的人,都是凭个人勤奋努力而留名青史 。从文化背景而论,两人都曾研习过儒家文化,只是渡边华山除了儒家文化外,还钻研西洋画艺 。正因家境的贫寒,才让渡边华山阴差阳错地通过西洋画艺博览中外,成为沟通东西、洞察今古的一代宗师 。
- 秦始皇长子扶苏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不夺位?
-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揭秘司马懿是怎样统一三国的
- 揭秘三国细节:吕布幷非豪饮莽夫曾经禁过酒!
- 性格豪爽的母夜叉孙二娘为何会卖人肉包子
- 探秘:历史上还有女太监?女太监为何要净身
- 揭秘清朝宫女们穿的高跟鞋居然这么潮
- 揭秘封建社会女子为何要缠足:满足男子性兴趣
- 猪八戒比孙悟空还厉害?那为何隐藏真实实力
- 曹操的墓为何要与儿媳的墓连在一起?至今成谜
- 刘备为什么要杀张裕揭秘杀张裕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