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晚清权臣的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 。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 。
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 。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替,可以“三环链”喻指 。本文就其“环链关系”略呈浅见 。
网络配图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紧接着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
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 。曾国藩与一些重要将领既是同乡,又有同学、师生、亲友的关系 。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教练 。他为湘军写的军歌唱道:“规矩要肃静,有礼、有法、有号令 。”他制定“辨等明威”的军礼,以儒家三纲五常的礼教、尊卑上下的等级制度与同乡共里的乡土观念维系官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 。
淮系集团是在淮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由将领、官僚和幕僚组成 。1870年,随着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以来,这个集团迅速向中国最富庶的东南沿海渗透,从而成为晚清历史上最具有势力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集团 。
网络配图

湖北新军创始于1896年,至本年已练成步、马、炮、工程、辎重各兵种1.7万人1905年5月,北洋六镇新军全部练成,共计兵额近7万人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长芦盐运使胡橘芬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聘德国人为教官,有步队3000人、炮队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 。12月8日,荣禄决定改派袁世凯到小站督练新建陆军 。袁世凯接任后,将“定武军”进行扩编,加募步队2000人、马队250人,凑足7000人;并陆续加聘德国译员至10余人 。
【揭秘晚清权臣的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这支新军完全按照德国营 制、操典进行训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炮、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由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对新兵的招募,按照西方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 。镇压义和团时,新军扩充到1.7万人 。1903年袁世凯任练兵处会办大臣,新军大加扩充 。日俄战争爆发后,袁世凯建议在全国成立新军36镇 。他先将北洋“左”、“右”两镇募足兵员,正式成立北洋军第一镇、第二镇,派王英楷、吴长纯分任统制,随后又将巡警营扩编为第三镇,派段祺瑞统制 。又将原来的武卫右军、南洋自强军编成北洋第四镇、第五镇,派王士珍、吴长纯分任统制 。5月14日,“京旗常备军”也扩编成镇,以凤山为统制 。至此,北洋新军六镇练成 。